一般意义上,数字虚拟景区是以全景虚拟现实为主要目标,以现代数字技术为主要手段,全面展示旅游景点风貌,给游客身临其境的感受。据了解,目前,根据不同的技术程度,数字虚拟景区可以分为2D数字虚拟景区和3D数字虚拟景区。
发展掀起小高潮
事实上,数字虚拟景区在我国出现的时间不算太长,以2008年10月,北京故宫博物院与IBM公司合作推出了“超越时空”虚拟旅游项目最为吸引眼球。正是在那之后,相关景区打造自己的数字虚拟景区呈现一个小高潮的局面。
对于掀起发展小高潮的原因,陈晔分析,一是由于我国在“十五”、“十一五”期间,“风景名胜区保护监管信息系统”、数字旅游服务工程分别被列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与数字化管理》、《现代服务业共享技术支撑体系与应用示范工程》子项目,九寨沟和黄山、峨眉山及泰山等24个国家级重点风景区分别被列为项目试点单位;二是由于我国景区信息化近年来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一些发展较快的地区和城市,如北京、西安、山东、四川、南京等地都在积极推进数字化旅游建设;三是由于近期比较热点的智慧旅游,一时间3D立体景区、360度全景视频等数字化概念都出来了,各景区都在大力发展数字虚拟化,形成了一股热流。
主打四种模式
在调查中,根据学者刘逸明的相关研究和实际运作情况,目前国内的数字虚拟景区主要分为四种模式。
第一种模式是360度全景视频,以视频为传播途径的数字虚拟景区;第二种是将360度全景视频和FLASH制作的导游地图结合在一起,两者进行一些衔接,组成二维的数字虚拟景区;第三种是将文化创意和数字技术结合在一起的、突出游戏互动性的数字虚拟景区;第四种是全方位的3D立体虚拟景区。
保障“逼真性”
毫无疑问,旅游是非常强调实景体验、个人主观感受的。本人没有实地游览,而通过数字虚拟景区去感受,这种情况下,“逼真性”的重要性便被凸现出来。
从技术环节上,有一些专家做过较深的研究。西安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支建峰曾表示,在数字虚拟景区漫游系统中,为了保证虚拟环境的逼真性,用户不仅要能从视觉上如实看到虚拟环境中的虚拟物体以及它们的表现,而且能身临其境的与它们进行各种交互,这要求虚拟环境中的固体物体是不可穿透的,避免诸如人穿墙而过等不真实情况的发生,这就需要虚拟现实系统能够及时检测出这些碰撞,产生相应的碰撞反应。
河南理工大学测绘学院胡佰林撰文指出,要绘制出非常逼真的三维数字虚拟景区景观,仿真景观模型和景观真实纹理是关键。对于真实纹理,胡佰林解释,纹理就是物体表面细节,它可以是光滑表面的花纹、图案,也可以是粗糙的表面,如橘子表面的皱纹。纹理库中存放了整个风景区所有景观的纹理块,风景区三维虚拟系统通过程序和纹理库实时连接,当需要对某个景观进行纹理贴图时,从纹理库中调取相应的纹理块进行拼贴组合即可。
- 旅游产业运行方式转型 市场主体如何培育 2012-7-27 10:38:42
- 旅游卡需要加大产品创新 2012-7-25 14:30:24
- OTA行业多业态并存差异化产品引领市场发展 2012-7-23 16:32:53
- 让入境旅游又好又快发展 2012-7-23 9:06:47
- 旅游业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市场环境 2012-7-18 15:27:41
- ·[交通]7条隧道贯穿中州大道 为老城与新区“解
- ·[交通]BRT车道多处受损太颠簸 整修还靠“打补
- ·[交通]十几对列车晚点 铁路局微博公布消息并致
- ·[天气]本周雷阵雨与高温并存 局部将有高温闷热
- ·[天气]今明河南省十市有暴雨 未来三天依然阴雨
- ·[交通]中州大道综合整治工程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