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动态 >> 前沿视点 >> 发展策略 >> 正文
黄河三峡景区:转型,不仅仅源于危机
http://www.hnta.cn 2010-4-13 8:06:39 来源:济源日报 点击:
 
    经过几番论证、几番协商,1998年,田孝建所拥有的企业与我市有关部门签订了开发黄河三峡的经营使用权协议,这一签就是60年。企业以国有荒山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崭新经济模式,对方圆40平方公里进行旅游开发。黄河三峡由此也成为了河南省首家民营企业投资开发的景区。
    开发旅游资源,田孝建还有一种想法,就是力争实现资本在本地投入最大化,为全市经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让家乡父老获益更多。
    从二产到三产的转身,从车间到景区的转型,让田孝建在观念的转变中找到了发展的信心与力量。田孝建说:“市场不候人。民营企业就应该到应该去的地方发展开拓,及早找准 自己的位置。”
    “我最欣慰的事情就是,带领我的企业实现了成功转型。”田孝建坦言:“对于那些仍在观望,还没有转型调结构的企业来说,我是幸运的!”
    “五年内努力把黄河三峡打造成国内知名景区”
    田孝建并不讳言金源玻纤是一个高能耗企业,与低碳经济发展要求不很相符。相对于这个高能耗的企业来说,旅游业显得更加清洁,也更坚定了他投资开发旅游的决心和毅力。“我们力争开发一处新添精品一处,留遗产而不留遗憾。”田孝建说。
    从1998年开始,田孝建一方面经营着玻纤企业,一方面逐步追加对黄河三峡景区的投入。12年来,景区严格按照规划实施开发,坚持“保护第一,科学开发,永续利用”的开发方针,重大项目须经专家审慎论证,从荒山绿化、景点开发、基础设施和文化建设等方面加大开发力度。目前,景区已完成投资8000余万元,完全具备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功能。
    十年磨一剑,锋从磨砺出。对于 待字闺中的黄河三峡景区,10多年间,许多人都想撩开她神秘的面纱。厚重积淀的黄河文化,临渊而起的大河景观,让许多游客慕名前往。自去年景区正式开业经营以后,通过对市场的积极探索、巩固开拓,以及对景区的广泛宣传、科学管理,游客数量持续攀升,截至目前,累计已达数十万。看着纷至沓来的省内外游客,黄河三峡景区也在盘算着今后五年乃至十年的规划。“我们要努力在五年内把黄河三峡打造成国内知名景区。”田孝建充满了信心。
    转型成功,并不代表着一劳永逸。经营景区,对于田孝建来说,同样是一个新课题。经营景区也就是经营服务与文化,软件甚至比硬件还要重要。田孝建说,“我们要把景区作为背景,把服务当做平台,让游客在游玩山水中,尽情享受山水乐趣,实现景区稳健、快速、可持续发展之战略。”
    谈起景区发展的远景,田孝建说,“我要把景区建设当成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争取一代一代地做下去,相信一定会做成最好的。我有这样的使命。”
    田孝建对于开发旅游的思索还不止这些。在他看来,做大做强旅游业还有更深层次的含义:其一,开发旅 游业,是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节点。围绕产业开发、结构调整,还有许多文章可做。其二,通过景区的拉动,可以缩小当地群众与城市居民的人均收入、生活环境、文明意识等方面的差距,有利于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其三,可以把旅游产业与三农有机结合起来,发展新型农业,这样可以加快周边农民的增收速度、文明素质提升、村镇基础设施改善等等。他相信,随着开发的逐步深入,带来的收益可能还会更多。田孝建说,为尽快把景区做大做强,不排除走招商引资、合作开发的路子。
    济源市下冶镇镇长李军华欣然赞同这样的观点,表示今后下冶镇会进一步加大对黄河三峡景区发展的支持力度,并对景区今后发展充满了信心与期待!

作者:付卫东 通讯员:
(责任编辑:韶萍)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