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新闻 >> 推荐新闻 >> 正文
【县长带你去旅游】门槛低、风险高的侠客职业
http://www.hnta.cn 2019/4/17 16:51:33 来源: 点击:

    金戈铁马江湖梦,梦觉天涯,明月胡笳,处处天涯处处家。龙争虎斗卅年事,事渺人遐,遥望京华,万里西风瀚海沙。
    这是著名武侠小说家梁羽生第一部武侠《龙虎斗京华》的结尾词。每一个男人不管是不是有江湖梦想,但总有一种武侠情结在心中潜伏。那么中国的武侠情结是从何时起源的呢?
    中国的武侠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官方称他们为刺客、暴乱分子、恐怖分子。民间特别是劳苦大众称他们为急功好义、高来高去、除暴安良的大侠、英雄、豪杰。中国最早的侠客要算是春秋时的墨子,他是墨家的掌门人,带着一帮子弟子。而随着墨家的衰落,墨家子弟分散各地。后来的侠客基本都是独来独往的个体。
    这个年代,当个侠客根本不需要身份证、暂住证、户口本,也不需要武术专业等级证、毕业证,也不用搞职业再培训取得职称评定,更不强求办理意外伤害保险。当个侠客也不需要去政府有关部门办手续,不会遇到“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情况。
    只要是个人,只要胆子大一些、步子快一些、拳头硬一些、行为怪一些、表情冷一些、外形酷一些,就可以当侠客。一方面是很多国家确实很需要,一方面是贫苦百姓把这些侠客当作一种救苦救难的精神支柱。 

    当然,凡是准入门槛低的职业,风险度也最大、危险性也最高,同时回报率也最低。下次会讲到这些侠客们以生命为代价换来了什么。
    从国家来看,春秋战国是一片混战,各个国家实力不同、大小不同,实力弱小的一方实在没有办法了,就想各种歪招、损招,其中就包括到江湖上四处搜罗武功高强的侠客,雇他们暗杀对方国家的领导。很多刺客的家乡都在积贫积弱的小国家。比如,刺秦王的荆轲是卫国人,刺王僚的专诸是吴国人,刺韩相的聂政是齐国人,刺桓公的曹沫是鲁国人。
    赵国和秦国却没有这样的侠客,原因何在?主要是这两个国家的军事实力比较强,人家就不屑搞刺杀、暗杀这种小动作。
    除了小国家需要之外,一些知名的官员也需要这种侠客,最开始他们是以门人、食客的身份被官员们养着。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孟尝君散尽家财,专门养各种能人异士,有文有武,共三千人。只要有一点点本事,都会被他搜过来养着。
    孟尝君的这个习惯总比一些人专门搜罗美女、收藏珍宝要强得多。实践证明,孟尝君能够当多个国家的宰相,屡次从灾难中逃脱,与这些食客是分不开的。有一个鸡鸣狗盗的成语故事,说的正是孟同学。
    孟尝君奉齐王之命出使秦国,秦昭王先是想让他作秦相,后来又改变了主意,将他关押起来,想杀掉他。情急之下,一个食客夜里装成狗,把孟尝君献给秦昭王的狐白裘从仓库里偷出来,转手给了昭王宠妃,求她在昭王那里吹吹风。风一吹果然灵验,立即见效,孟尝君获释。获释后的孟尝君马上率众逃跑。夜半经过函谷关的时候,天还早,关门紧闭。又有食客学鸡叫,引得众鸡齐鸣,守门人大开关门,孟尝君得以混出关去。
    如果这个会学鸡叫的家伙放在别的地方,一无是处,就算是放到现在,也顶多算是才艺表演当中的一个小技巧,不要说中央电视台《星光大道》,就连其他地方台办的各种秀,也绝对闯不过第一关。但人家孟尝君就是有独到的眼光,只要是本领特殊的,先养起来,早晚有一天能够用得着。
    食客们也不能白吃白喝。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等到让他们上的时候,他们就得上,不管前途是生是死,吃人的嘴软,拿人的手软啊,没办法。
    食客当中有武功好的,他们在春秋战国的舞台上没有留下一点踪迹。倒是那些混迹于民间、行走于江湖,不受任何人管辖的非食客的侠客,在春秋战国的历史上演绎出了别样的精彩。
    这种侠客好当啊,过得自由自在,心情高兴了出去揍个恶霸,心情不高兴了在家里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出去的时候,只要摆个侠客POSE,立马就有人买帐,引得粉丝们眼冒金星。综合官方需要与民间影响等因素,可以看出,春秋战国时代实在是侠客们的职业上升期、战略机遇期、黄金发展期。
    不管哪一种职业或者是哪一个行业,都有创始期、发展期、上升期、黄金期。过去曾经的职业,现如今好多已经找不到了。
    而有一个行业,从古到今,从中到外,始终没有消失,并且一直是朝阳产业。
    抓旅游的翟副县长负责任地告诉您:旅游业永远是年青!因为旅游业从未老去,旅游业从未离去。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鲁山更好!
    老家河南﹒玩美鲁山!
    我在这里,不见不散! 

5A尧山

沙河风景

山花烂漫

鲁山十八垛

鲁山忘忧谷

鲁山珍珠潭(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作者:翟副县长 通讯员:
(责任编辑:申志)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