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各家门派创始人的牌位都在陈家沟的祖祠内供着,供后人朝拜 王向前/摄
如果考察历史渊源,当初,少林寺和陈家沟在开发上曾经起步于同一起跑线。但因为缺少“推手”,陈家沟丧失了许多发展机遇。
专家认为,焦作陈家沟及太极文化定位到旅游,是狭隘的,应该找到好的商业模式对其进行开发利用,在太极以及陈家沟的推广过程中,政府仍然是最有力的“推手”
同步起跑
《少林寺》机会原属陈家沟
如果考察历史渊源,就会惊讶地发现,少林寺和陈家沟在开发上,竟然起步在同一起跑线上。
陈家沟老支书张蔚珍记得非常清楚,“文革”时期,在打击“封建糟粕”行动中,练拳人被批斗,很长一段时期,少林寺和少林功夫几乎被人遗忘。
陈家沟的复苏要早于少林寺。上世纪70年代,告老还乡陈家沟的太极拳大师陈照丕,收了四个徒弟——这就是日后的太极“四大金刚”,以延续“拳脉”。练拳村民也不再躲躲藏藏,太极拳迅速向周边普及开来。
由于太极拳从中国走向世界,练习者众多,并且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1978年,一代伟人邓小平挥毫写下了极具号召力的题词“太极拳好”。1990年,北京亚运会开幕式上,1500名中日太极拳选手的精彩表演震撼了世界。
“《少林寺》这部电影本来也是属于陈家沟的。”张蔚珍说,拍《少林寺》之前,当时的剧组来到陈家沟,说想拍一部电影,但县里和村里都没人管这事,剧组在这里待了几天,就走了。
本来属于陈家沟的机会,被拱手送给了登封。而少林寺依托上世纪80年代初的《少林寺》电影,在全国掀起一股到少林寺学武术的浪潮。
张蔚珍老人说,《少林寺》电影一放映,他就感觉到少林寺要火了。他立马想,少林寺靠着少林功夫能火起来,陈家沟一定也要靠着太极拳火起来。
但陈家沟却没有抓住机会让自己“火”起来。
错失良机
政府没方案,民间无推手
有分析者认为,陈家沟没有火起来,主要原因是与政府的宣传不力有很大关系。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当代陈式太极拳代表人物、“四大金刚”之一王西安坦承,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政府对陈家沟和太极拳的支持力度不够,太极拳的宣传和推广,仅仅是民间自发形式,所以才有今天和少林寺的巨大差距。
- 《中部旅游之声》访谈信阳市旅游局局长童光亮 2009-9-2 16:28:05
- 各国嘉宾考察云台山、清园 2009-8-31 11:14:12
- 东北亚旅游专门委员会成立 河南担任首任协调员 2009-8-28 13:57:14
- 我省宗教旅游场所燃香规范工作通过检查 2009-8-27 9:27:02
- 郑州开建绿博园:一日游尽园林美景 2009-8-27 8:43:11
- ·[交通]7条隧道贯穿中州大道 为老城与新区“解
- ·[交通]BRT车道多处受损太颠簸 整修还靠“打补
- ·[交通]十几对列车晚点 铁路局微博公布消息并致
- ·[天气]本周雷阵雨与高温并存 局部将有高温闷热
- ·[天气]今明河南省十市有暴雨 未来三天依然阴雨
- ·[交通]中州大道综合整治工程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