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商标缘何成了“唐僧肉”?
http://www.hnta.cn 2009-8-11 8:50:48 来源:大河报 点击:次
另一位网友李立峰认为,在知识产权日益“财富化”的今天,商标这种无形资产越来越多地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和青睐。但令人遗憾的是,国内众多景区在这方面做得并不尽如人意,景区商标频遭抢注,犹如在景区上空拉响了品牌保护的警笛。
马氏庄园商标抢注案之所以被关注,背后隐藏的是一个旅游行业的共性问题: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善于发现商机的人开始抢搭旅游商标便车,把知名景点的名称作为旅游类或其他类别的商标予以注册,这个风潮在近年来有愈演愈烈之势。
比如,影响较大的如和愚公移山神话故事有关的“愚公移山”、“愚公故里”、“愚公山庄”等三个商标,被山西晋城的一位市民申请注册,引发媒体关注。记者查询的结果显示,同时竞争“愚公移山”商标的还有多位自然人,海南、山东的企业以及一家英国公司,申请群体蔚为壮观。
此外,“清明上河园”商标也遭到不少商家的抢注。首先是开封市民刘效煊,他在2003年、2004年通过国家工商总局申请注册了两类“清明上河”商标,内容涉及家禽养殖、鸡和食品、饮料;同样来自开封杞县的河南省君利酒业股份有限公司把“清明上河”注册成自己的白酒商标。
记者查询的结果还显示,一名郑州市民已经成功申请到“清明上河园”商标注册的第41类,用途为教育培训。同时,申请“清明上河园”旅游类商标的有开封清明上河园有限公司以及河南通许县一位人士,但仍在待审中。
通过国家商标总局的查询可以看到,著名的“包公祠”被艾尔顿(国际)烟草有限公司注册成烟草和打火机商标,“包青天”被北京、浙江等地企业先后注册了食用油、化肥、空气清新剂、燃气灶、网络信息等近20类商标。“包拯”商标被浙江两家企业注册成了纺织品和运动器材。合肥酒厂把“包拯”当做了自己的白酒品牌,而合肥卷烟厂则把“包拯”当做了自己的卷烟商标。此外,“包龙图”也被浙江和江苏三家企业注册。
河南某商标事务所负责人告诉记者,旅游商标知名度高,美誉度大,企业借用知名旅游品牌和名人效应,能够迅速打开市场。即使个人注册了不用,也可以以一个可观的价格把它转让出去,这是一些企业和个人热捧旅游商标的主要原因。
按照《商标法》的有关规定,在满足注册申请资格的前提下,谁先申请谁先得。郑州市民闫振领就是一个痴迷于商标注册的人,他的经历或许能解释这个原因。
作者:彭泓源 通讯员:
(责任编辑:志威)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 龙潭大峡谷要升格为5A级 2009-8-7 8:46:22
- 镇平彭雪枫纪念馆成红色旅游品牌 2009-8-7 8:30:16
- 《中部旅游之声》访谈周口市旅游局局长 2009-8-6 16:57:42
- 河南曲剧发源地-嵩山又添新名片 2009-8-6 8:31:50
- 徐光春:将文化旅游更紧密融洽有效地结合起来 2009-8-6 8:26:50
- ·[交通]7条隧道贯穿中州大道 为老城与新区“解
- ·[交通]BRT车道多处受损太颠簸 整修还靠“打补
- ·[交通]十几对列车晚点 铁路局微博公布消息并致
- ·[天气]本周雷阵雨与高温并存 局部将有高温闷热
- ·[天气]今明河南省十市有暴雨 未来三天依然阴雨
- ·[交通]中州大道综合整治工程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