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春:将文化旅游更紧密融洽有效地结合起来
http://www.hnta.cn 2009-8-6 8:26:50 来源:河南日报 点击:次
第二,要加快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把文化旅游更加紧密、融洽、有效地结合起来。文化和旅游密不可分,没有文化,旅游将无法开展,人如果没有思想和精神,也就失去了旅游的意义。但是文化也需要借助旅游来加以推广、来加以传播、来加以繁荣。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因旅游而生动活泼,旅游因文化而丰富深刻。现在最关键的问题是,一定要注意在文化和旅游相结合的过程中选择最佳的结合点,如尧山的旅游开发与宗教文化相结合、云台山的旅游开发与地质文化相结合、少林寺的旅游开发与少林功夫相结合等等,就是很好的例证。最佳的结合点就是卖点、就是亮点,我们在这方面要总结成功经验,找出有规律性的东西来,从而形成文化旅游共生共荣、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第三,要把鸡公山打造成中原文化旅游度假的名景、中国文化旅游度假的胜地、世界文化旅游度假的亮点。鸡公山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有百年避暑胜地之称,是中国四大避暑胜地之一;鸡公山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曾经是武汉会战指挥部所在地,曾经是中外名人流连忘返的地方,名楼名馆林立,爱国文化、宗教文化等资源也十分丰富;鸡公山有独特的生态环境,四季如画、山川秀美,大量的人文景观点缀其间;鸡公山有广泛的社会功能,这里不仅仅是风景名胜区,也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植物博物院、森林公园,是修身养生的好地方;鸡公山是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理想之地,有良好的开发前景。可以说,鸡公山的文化旅游开发有条件、有基础、有特点,更有希望。鸡公山在历史上很著名但现在确实很少人知道,旅游开发乏人问津,游客很少到这里来,在整个文化旅游界的知名度不高,可以说是名山冷落。如果加以强力开发将会有巨大的发展前景。要着力实施“金鸡复鸣行动计划”,以强烈的复兴意识,以强有力的行动纲领,从“南有博鳌,北有鸡公”着眼,以论坛为抓手,以历史、文化、山川、生态为支撑,以文化旅游产业开发为平台,强化“百年避暑胜地、千年历史遗存、万国文化荟萃”的特色,打造新世纪鸡公山文化旅游的新亮点。可以考虑以政府背景、民间形式、市场运作、社会支持的形式打造“中国鸡公山国际文化经济论坛”,由文化旅游主管部门牵头,各相关单位参加、支持,形成开发合力。
徐光春最后强调,当前要抓紧做好六件事情,一是把鸡公山的开发列入旅游立省发展规划的重点;二是要成立高规格的鸡公山文化旅游开发协调机构;三是要着手鸡公山的开发论证工作,形成整体开发的意见;四是要整合资源,对鸡公山的区划、功能等进一步论证,便于一体化开发;五是要引进有实力、有影响、有经验的战略投资者;六是要加强领导,由信阳市和省直各有关单位负责同志参加,拿出鸡公山开发旅游的若干意见后向省委、省政府汇报,并考虑把鸡公山的文化旅游产业开发纳入到全省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中来。
调研期间,徐光春还来到碧波荡漾、烟雨蒙蒙的南湾湖景区,并乘船登上茶岛体验悠久的信阳茶文化。徐光春指出,要提升全省的旅游开发水平,首先要从提高旅游管理队伍的素质入手。有什么样的思想、认识和眼界,就有什么样的开发水平、经营水平,必须尽快打破经营管理队伍水平的瓶颈制约,使河南的旅游开发有大的提升。其次要理顺体制机制,改变过去多头管理、无序管理、管理水平低下的状况,通过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增添活力。其三必须把旅游开发与组织活动结合起来,景区要通过组织大型活动来拓宽经营渠道、扩大影响、增加知名度、提升竞争力,使河南的景区尽快走出中原、走出国门。徐光春说,南湾湖景区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在旅游开发方面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水平、规模和效益,希望管理部门加大开发力度,高标准规划和开发,并通过承办国际性水上项目比赛等大型活动提升形象,使南湾湖真正成为河南旅游的名片。
省委办公厅、省委政研室、省农办、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台办、省文化厅、省旅游局主要负责同志陪同调研并参加了汇报会。
作者:万川明 通讯员:
(责任编辑:永冰)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 省政协视察旅游立省战略实施情况 2009-8-14 8:36:29
- 《中部旅游之声》访谈新乡市旅游局副局长张新战 2009-8-12 16:56:07
- 我省30家服务业特色园区多数涉及旅游 2009-8-12 8:34:24
- 我省再征文物入藏中国文字博物馆 2009-8-12 8:30:21
- 国航实施儿童机票“折上折” 2009-8-11 16:19:42
- ·[交通]7条隧道贯穿中州大道 为老城与新区“解
- ·[交通]BRT车道多处受损太颠簸 整修还靠“打补
- ·[交通]十几对列车晚点 铁路局微博公布消息并致
- ·[天气]本周雷阵雨与高温并存 局部将有高温闷热
- ·[天气]今明河南省十市有暴雨 未来三天依然阴雨
- ·[交通]中州大道综合整治工程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