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石窟考古发掘获重大发现
http://www.hnta.cn 2009-3-10 8:30:40 来源:河南日报 点击:次
龙门石窟擂鼓台位于龙门东山石窟区的南端,为东山石窟区开凿较早、规模较大的一组洞窟,由北、中、南三洞及窟外崖面多个小龛构成相对独立的区域。其中北洞为我国最早的密教造像洞窟。窟外壁面小龛众多,内容丰富,题材多样。中洞又称为大万伍佛洞,因壁面布满一万五千尊佛像而得名。
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去年3月至7月,洛阳龙门石窟研究院与北京大学文博学院联合对擂鼓台窟前区域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面积300余平方米。考古发现,擂鼓台3个洞窟前地面4米多深的堆积中,涵盖了唐、宋、金、元等7个堆积层。发现的遗迹包括用大条石砌成的规模较大的唐代窟前踏道两处、窟前殿堂包石台基、面积较大的宋代造像题记6处、建筑基础1处及唐宋时期窟前道路等。
擂鼓台南洞踏道以南的一处建筑基址上,有柱础石和青砖铺面,因大半尚压于南侧未清理的晚期堆积之下,其性质和功能还有待深入研究。
截至目前,这里共发掘出五铢钱、经幢、佛首、佛龛、瓦当、瓷器、陶器等器物1700余件,年代唐、宋、元等均有。其中一尊菩萨头像保存完好,发髻蓝色,色彩鲜艳,应为青金石颜料,非常珍贵。现场还出土有一些碑刻,碑文书法为唐代风格,笔法精湛,堪称一流。从碑刻残损严重的程度来看,其曾遭受人为破坏。
专家认为,这些发现对研究唐代寺院建筑乃至都城大型建筑石砌台阶样式及建造方法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对研究唐宋时期擂鼓台三洞窟前道路、唐宋时期洛阳城经龙门伊阙关与南方地区道路交通的使用情况有重要意义;对研究东汉时期伊阙关、魏晋至唐初时期擂鼓台区域交通以及建筑设施等有重要价值。
据悉,国家文物局对龙门石窟的遗址发掘工作给予高度重视,“中国石窟寺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将设于龙门。
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去年3月至7月,洛阳龙门石窟研究院与北京大学文博学院联合对擂鼓台窟前区域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面积300余平方米。考古发现,擂鼓台3个洞窟前地面4米多深的堆积中,涵盖了唐、宋、金、元等7个堆积层。发现的遗迹包括用大条石砌成的规模较大的唐代窟前踏道两处、窟前殿堂包石台基、面积较大的宋代造像题记6处、建筑基础1处及唐宋时期窟前道路等。
擂鼓台南洞踏道以南的一处建筑基址上,有柱础石和青砖铺面,因大半尚压于南侧未清理的晚期堆积之下,其性质和功能还有待深入研究。
截至目前,这里共发掘出五铢钱、经幢、佛首、佛龛、瓦当、瓷器、陶器等器物1700余件,年代唐、宋、元等均有。其中一尊菩萨头像保存完好,发髻蓝色,色彩鲜艳,应为青金石颜料,非常珍贵。现场还出土有一些碑刻,碑文书法为唐代风格,笔法精湛,堪称一流。从碑刻残损严重的程度来看,其曾遭受人为破坏。
专家认为,这些发现对研究唐代寺院建筑乃至都城大型建筑石砌台阶样式及建造方法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对研究唐宋时期擂鼓台三洞窟前道路、唐宋时期洛阳城经龙门伊阙关与南方地区道路交通的使用情况有重要意义;对研究东汉时期伊阙关、魏晋至唐初时期擂鼓台区域交通以及建筑设施等有重要价值。
据悉,国家文物局对龙门石窟的遗址发掘工作给予高度重视,“中国石窟寺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将设于龙门。
作者:陈 茁 通讯员:
(责任编辑:韶萍)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 苏福功等代表:要想方设法发展旅游产业 2009-3-10 8:30:04
- 内乡桃花源景区拍卖天门瀑布冠名权 2009-3-9 8:57:26
- 南航月底新增两航线经停郑州 2009-3-9 8:51:47
- 安阳免费赠送千万元旅游景区门票 2009-3-9 8:47:04
- 开封网友穿宋装游宋城 2009-3-9 8:46:55
- 开封要求导游统一着装惹争议 2009-3-9 8:44:16
- 开封千年繁塔期待重现“春色” 2009-3-9 8:34:45
- 本周我省还有两次冷空气 2009-3-9 8:30:14
- 苏福功:实施“旅游立省”战略 实现旅游业快速发展 2009-3-9 8:23:31
- 国内旅游精品采购团参观考察云梦山 2009-3-6 15:57:47
- ·[交通]7条隧道贯穿中州大道 为老城与新区“解
- ·[交通]BRT车道多处受损太颠簸 整修还靠“打补
- ·[交通]十几对列车晚点 铁路局微博公布消息并致
- ·[天气]本周雷阵雨与高温并存 局部将有高温闷热
- ·[天气]今明河南省十市有暴雨 未来三天依然阴雨
- ·[交通]中州大道综合整治工程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