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动态 >> 地市信息 >> 正文
洛阳:打造博物馆之都,咱还有路要走
http://www.hnta.cn 2017/5/10 16:05:50 来源:洛阳市旅游局 点击:

 

龙门博物馆

  2016年,《洛阳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实施意见》出台,提出要打造全国一流的“博物馆之都”,构建以国有博物馆为支撑、以非国有博物馆为重要补充的博物馆体系。

  虽然,在博物馆体系的建设中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但在实际发展中,洛阳市的非国有博物馆仍面临着资金不足、人员缺乏、文创力度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以后该如何解决?未来该如何谋求发展?我们就此采访了部分业内人士。

  01 办馆:要有藏品实力+经济实力

  “目前洛阳市非国有博物馆有47家,国有博物馆19家,共有66家博物馆,我们的目标是争取在2020年达到100家,也就是还需要筹办30多家,任务还很艰巨。”负责洛阳市非国有博物馆筹建工作的洛阳民俗博物馆馆长王支援表示。

  随着非国有博物馆的蓬勃发展,一些问题的相继出现,国家对非国有博物馆的审批更为严格,筹办起来似乎并不那么顺利了。

  “非国有博物馆与国有博物馆的审核程序不一样,国有博物馆是先规划,再筹备、选址、建设,非国有博物馆则是相反的,要想得到审批,一些硬件比如藏品数量、博物馆面积、藏品质量及等级都有专项规定,不是想办就能办的。”王支援说,尤其是从2016年开始,国家对非国有博物馆开始进行整顿,各种审批变得更为严格。

  当然,严格有严格的好处。王支援介绍,非国有博物馆的负责人一般为企业家、收藏家和个人爱好者。其经营模式多是“以商养馆”,这也是最流行、最方便的一种模式,也不排除有个别博物馆因为资金问题后期经营不下去的情况,还有企业经营不善波及博物馆的事件。这也给大家提个醒,在筹办博物馆时,不能仅凭一腔热情,个人情怀而纵身跃进大潮之中,而要凭借藏品实力、经济实力,因为,只有二者有机结合,才能真正把场馆办好。

  02 问题:场馆过于分散,仍需政策支持

  走进洛阳三彩艺术博物馆,既能看到上海世界博览会河南馆的大型主题陶瓷壁画《国之中·城之源》,还能欣赏到入展过法国巴黎大皇宫艺术展的釉画《礼乐》,这里不乏各种获奖作品,还展览、陈列了三彩发展的全过程。

  “尽管我们可以自己‘养’馆,但是,洛阳三彩艺术博物馆还面临很大的困难。”郭爱和告诉记者,首先就是场地,目前洛阳三彩艺术博物馆面积约500平方米,但是有不少好的作品因为面积问题无法展出,“有的一件作品就需要600平方米的场地,这些好的作品无法呈现给所有人,这是一大遗憾,我们平时只能在一件作品展览一段时间后,进行替换。”

  再有就是分散问题。洛阳市非国有博物馆散布在各县市、区,还有不少交通不便,难以互补交流,发挥整体效应。洛阳围棋博物馆位于机场路,由于门口没有直达公交车,且没有明显的博物馆标识,虽然离市区中心只有十几分钟的车程,但每当顾客前往,总是因为路远或者迷路而觉得无奈。

  还有,目前洛阳市大多数非国有博物馆是馆长身兼多职,角色还没有完全转换过来,馆员也是一专多用,人员不稳定。

  最后是“造血”功能不足。洛阳市部分非国有博物馆由于没有产业支撑,文创经营能力不足,运营资金匮乏。即使是有产业支撑的博物馆,其日常运行、藏品保护、展示展览、人员薪金、设施设备消耗等运营费用也是一项沉重的负担。如何解决资金问题,强化博物馆自我“造血”机能,实现良性运转,是非国有博物馆亟待解决的难题。

  03 解困:做足特色,寻求自我发展

  “非国有博物馆要达到国有博物馆的水平,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下半年,洛阳市将继续进行整顿提升,以后审批通过的数量也会减少,但是我们扩充藏品、提高质量的决心不变。”王支援表示。

  对于非国有博物馆的发展,王支援认为,这还需要其他部门的配合,比如,绘制非国有博物馆的旅游地图,设计合适的旅游线路,标注各个博物馆位置,供游客选择;在道路上设置博物馆标牌、路标等,引导游客进入参观,并适当对非国有博物馆进行公益支持宣传。

  对于非国有博物馆自身来说,洛阳市文物局博物馆科相关负责人建议从三个方面入手。

  在内容上,要继续在“博物馆+”上下功夫。依托馆藏资源,与旅游景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业遗产、生产制造、图书销售等行业相融合,为博物馆发展注入新的元素和创意,形成各自的特色。

  在形式上,要在积极运用先进的现代传媒技术和展示手段上下功夫。如利用网络信息工具,以视频直播、VR体验、数字化展示等手段,将博物馆的藏品和文化内涵展示出去,吸引广大受众特别是青少年关注博物馆。

  要在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上下功夫。提高博物馆文化创意和版权资源利用水平,增强“造血”机能,比如运用现代工艺和技术,设计、开发、生产、销售文物的仿制品、衍生品,形成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从博物馆藏品资源中挖掘文化价值,打造并利用好博物馆品牌,推动民办博物馆可持续发展。最终,使非国有博物馆成为国有博物馆的一支重要补充力量。

作者:张瑜 张静静 通讯员:
(责任编辑:徐鹏)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
    评论表单加载中...
    正在加载评论列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