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动态 >> 地市信息 >> 正文
邂逅一场有故事的深度文化游
http://www.hnta.cn 2017/5/8 9:01:56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

    提起旅游,很多人的印象就是:一群人跟着一个举着小旗的导游,在熙来攘往的闹市或旅游景点中穿行,间或导游停下来,指着一个建筑讲点什么,游客们似听非听、似懂非懂。一趟旅游下来,人们尽管去了N个景区,但脑袋空空,除了留下“到此一游”的照片外,对当地的文化内涵感知,远远没有遗忘来得更快一些。

    “今年‘五一’小长假,我就在咱开封彻彻底底地玩儿了三天。把原先没有去过的景点或者一些有意思的地方重新去了一遍,忽然发现我对开封的文化了解太少了。”5月4日,张大姐提起这几天的感受,可谓是感触良多。

    张大姐是重庆人,早些年来到开封经营一家面条铺,扎根开封近20年。“我以前认为我对开封超级熟悉,这几天才发现开封的变化原来这么大。”张大姐说,“我告诉朋友,我在一座不太大的文化古城安安静静地待了三天,他们还笑我老土。实际上,我觉得,到开封,这样扎下去,安安静静地仔细品味一个城市的文化,才是最好的方式。”

    的确如此,据市旅游部门统计,近年,参与民居游、主题游或者专注于一地深度游的人数大幅增长,以往那种走马观花式地从一个景点赶往另一个景点的观光游日渐减少,有文化的深度游已经成为热点。

    文化深度游,当然是不同于传统的“走马观花、浮光掠影”式的观光性旅游,而是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深入到某项主题文化中去,对某项专题或某一目的地进行深入的观察与了解,寻找对文化遗韵和民俗渊源的深刻感受,追求对自然美景和艺术风格的切身体验或对生存方式和生命本质的大胆探索。

    开封市学者韩鹏、朱春华编著的《开封夷门圣地——铁塔》一书中,韩鹏说铁塔的历史文化,无论从华夏文明的深厚与弥远,或从文化资源的丰富与价值来衡量,都是独具特色而久负盛名的。他同时也提出,多数文化型景区都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但厚重的文化如果没有得到很好梳理和表现,很有可能曲高和寡,游客看不明白,往往来时兴致高,结果却是在历史的长河中迷失。

    开封是一座历史悠久、文脉鼎盛的文化名城,而且35年前,还是首批被国务院批准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化是这座城市的灵魂,也是城市的价值所在。

    历史文化名城承载着历史的传承和信息,蕴含着深邃的文化遗产精华。开封素有“七角八巷七十二胡同”之说,尽管都是灰墙灰瓦一个模样,但细细咀嚼就会发现每条胡同都有个来头儿,都有能让你听半天的掌故趣闻;开封园林艺术兼具南北之长,既有江南园林之秀美,又有北方园林之端庄,古朴自然、清幽秀雅为其独特的风格,与帝都文脉有着剪不断的联系,每一处都似一阙雅秀的词……

    开封现有各类不可移动文物遗存1945处,拥有从勾栏瓦肆中流传下来的种类繁多的民间艺术,来到开封,见到奇山异石、碑林牌匾、庭院楼阁,如果能了解她们背后的奇闻异事、历史典故或民俗文化,必然会对游玩的行程大添情趣。一个印着斑驳树影的残壁断碣,一段弯曲的青石驿道,一口青苔漫布的水泉深井,都可能有一个传说、一个典故吸引着人们去探究、去叩问,这就是文化的魅力。

    近年,开封大力推进“文化+”建设,深度挖掘当地文化,以文化这根线串起全市景区景点,精彩纷呈的民族歌舞表演、独特的民族风俗和迷人的自然风光吸引了八方游客。

    从文化角度来说,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旅游的灵魂。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挖掘传统文化、弘扬先进文化、传播先进文化的过程。

    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由于每一个城市受特定地域条件的影响与制约,居住在不同自然条件地区的人们,生活、饮食、语言、民俗都会不同,从而带有独特地域特点的文化内涵。而这种“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的文化,对人们有强大的吸引力,而这是每一个人愿意邂逅有故事的深度文化游最美好期待。

作者:岳蔚敏 通讯员:刘纯金
(责任编辑:徐鹏)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
    评论表单加载中...
    正在加载评论列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