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动态 >> 地市信息 >> 正文
当开封旅游遇到高铁时代
http://www.hnta.cn 2016/9/13 14:26:24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
        9月10日,对开封人来说是个大日子、好日子,郑徐高铁在这天正式通车运营。翘首以盼的日子终于来临,开封人心中有了更多期许,这条高铁线路为开封旅游掀开新篇章,我们是否有信心写好这篇文章?开封旅游准备好了吗?这些问题似乎并不好回答。

        开封早已不是旧年景象

        面对一次次发展机遇,开封这座世界闻名的旅游城市总能未雨绸缪、占得先机,在旅游方面谋求更大、更长远的发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从创卫到创园,开封城市变得更加整洁、漂亮;从拿下省级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到争创国家级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旅游名城变得儒雅、内秀;从“铁塔一根棍、龙亭四间房”到“一河两街三秀”“一湖两巷三园九馆”,开封探索出一条文商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子。开封旅游不再吃老本、走老路、唱老调,开封城市早已不是旧年景象,“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称号叫得越发响亮,更加有底气。

        人们常说,“要想富,多修路”。交通便利了,开封不再是“养在深闺人未识”的裹脚娇小姐,也有了“一朝选在君王侧”的华丽转身。郑开大道拉近了开封与郑州的距离,郑开城际铁路直接把开封人送上了飞机,开封人走出去看世界变得轻而易举。同时,开封旅游拥抱了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如今看来,“条条大路到汴梁”,对开封旅游更是锦上添花的好事。作为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郑徐高铁途经河南、安徽、江苏三省,贯通京沪、京广等线,开封或将能够真正成为旅游目的地,不再因交通不便成为游客心中的匆匆“过客”。

        “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

        上世纪80年代,人们在开封旅游停留的时间不足一天。在当时,开封被游客看作前往登封少林寺、洛阳龙门石窟等地旅游的中转站,是人们旅游途中的“配角”“过客”。近年,随着开封旅游形象的大幅提升和旅游接待能力的逐步增强,远方的游客选择把多一点时间留给开封,在开封过夜生活。猜想一下,多半是他们禁不住开封小吃的诱惑,同时想要看看夜色中的历史名城有多娇艳。有数据显示,现在,外地游客在开封停留的时间是1.5天。游客留在开封,开封能招待好他们吗?实际上,从往年旅游旺季游客的反映来看,很多时候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在旅游旺季,大量游客涌入开封城。由于开封旅游景区相对集中,自驾游游客想要把车开进城停在景区周边并非易事,堵车成了常事,好心情便大打折扣。来开封品尝小吃是很多游客到汴的重要原因,然而游客过多,吃饭排长龙,菜品质量降低,开封小吃的名声也深受影响。到了晚上,“住在哪”成为那些未能提前订到宾馆的游客最为头疼的问题。

        当“进的了城,吃的上饭,住的下来”这些看似都不应该成为问题的成了问题时,旅游早已不是享受而是折磨。郑徐高铁开通后,到汴旅游必将逐步升温,开封希望远方的游客能够留下来,然而开封旅游还些短板需要补齐。

        让游客自己做主不容易

        走进开封城,人们的心情变得舒缓起来,这种“疗伤”的魅力,似乎是开封独有的。开封旅游深谙此道,多年来致力于打造成为“休闲之都”,让“慢游开封”的概念深入人心。在很多人心中,开封是一座有待人们慢慢游玩、细细品味的城市。

        然而,“深度体验开封”并非一句口号,让游客自己做主也并不容易。尽管“智慧旅游”被人们多次提及,人们期待游开封尽在自己掌握,然而实际推行过程中却阻力重重,这其中需要不断完善城市旅游设施、提高城市旅游接待能力,更需要高科技和政府资金的支持。就拿“智慧旅游”的市公共自行车系统一项来说,该项目在开封并未真正实行起来。9月8日,记者在位于金明广场西南角、大梁路和黄河大街交叉路口的市公共自行车停放点看到,这些黄色的自行车被锁在桩子上,车座因风吹日晒已有些脱落。这个曾经令开封人骄傲的智慧旅游方式落了个“雷声大雨点小”之嫌,令人惋惜。

        开封因其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当高铁时代来临时,开封旅游能否应对这些机遇和挑战,让开封旅游更加出彩,是个值得开封社会思考和期待的问题。
作者:闫漫 通讯员:刘纯金
(责任编辑:徐鹏)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