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动态 >> 地市信息 >> 正文
洛阳谋划升级旅游农家乐
http://www.hnta.cn 2014/12/29 15:06:29 来源:洛阳市旅游局 点击:

    告别了工作日的繁忙,节假日去哪里放松?外地亲友来洛做客,带他们去哪里游玩?不少洛阳市民的答案都是“农家乐”。近年,洛阳以农家乐为代表的农业休闲游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呈现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然而,在其数量倍增的同时,特色不明显、客源不稳定、留客时间短等问题逐渐显现。业内人士指出,洛阳农业休闲游要吸引更多游客,亟需由单一的经营模式向以“深度体验”为主的休闲游模式转型。
    1 兴起:田园吹拂“休闲风”
    洛阳市民田如欣喜欢在闲暇时和朋友到农村休闲游玩,谈到这几年农业休闲游发生的变化。他说:“前几年去农家乐,除了吃饭、打牌,就找不出其他的乐趣了,玩的东西少,卫生条件差。现在不一样了,采摘、赏花、垂钓等项目应有尽有,档次也提上来了。”
    洛阳市旅游发展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洛阳农业休闲旅游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进入21世纪,农家乐出现井喷。“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农业休闲游一直停留在低水平、同质化阶段,最普遍的形式就是只能看、只能吃、不能玩的‘简易版’农家乐。”该负责人表示,由于配套设施缺乏,这些农家乐已很难“乐”起来。 在“简易版”农家乐纷纷倒下之时,近两年,一大批高规格、大投入的高端休闲农庄迅速崛起。
    在栾川县的“东大门”合峪镇,有一座占地600亩的柳坪农业生态观光园,在一望无际的桃园、梨园里,您可以赏花、垂钓、摘果、品美食…… 该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个观光园分为餐饮、住宿、观赏、垂钓等多个功能区,配套建设了柳坪、三里、杨山3000亩桃李基地,打造了集住宿餐饮、采摘休闲于一体的生态农业观光示范区。如今,观光园与桃李基地等相互促进,融合发展,旅游旺季时日均接待游客千余人次。
  

    2 软肋:特色不明显,深度体验项目缺乏
    随着洛阳休闲农业的发展,一些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休闲农业旅游是观光农业、民俗体验、休闲旅游等不同层次旅游产品在特定地域的有机整合,目前洛阳的农业休闲游仍以吃、住、玩为主,经营特色不明显,没有深层次的激发旅游者求知欲望、探索体验的项目,产业发展还处于转型升级阶段。”洛阳市旅发委相关负责人说。
    同时,洛阳休闲农业经营管理人员大都为从事农业生产、加工、营销的农民,对休闲农业缺乏管理经验,整体素质偏低。经营人才匮乏,成为农业休闲游发展的一大软肋。此外,由于农业休闲游多是依托当地的特色产业和景观而发展起来的,季节性很强,所以普遍存在客源不稳定的问题:中午热闹,晚上冷清;春夏热闹,秋冬冷清。尤其是农家乐,过了10月份就很少有人光顾,导致一些农家乐和观光园区陷入夏天赚钱、冬天赔钱的尴尬境地。
    3 支招:立足特色、丰富模式,发展农业休闲旅游
    业内人士表示,发展农业休闲旅游,以农促旅,以旅强农,既能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改善乡村环境,又能丰富休闲旅游产品和市场,更能带动相关产业,其带来的消费、增收、就业等效应远不止于一般景区。
    河南科技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高延军表示,发展农业休闲旅游,需要加强规划引领,强调特色,拓展旅游休闲项目,如“生态+文化”模式、“景区+农家”模式、“农庄+游购”模式、田园养生模式等,都可以开发创造,以满足各类消费群体的需求。
    “想让游客在乡村多停留,就要把农业休闲旅游作为一个产业来做。”高延军说,这就需要引进专业人才,特别要重视对既懂乡村又懂旅游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培训,从而提高乡村旅游的服务和经营水平。
    洛阳农业休闲旅游要快速发展壮大,还要加大对外宣传和推介力度。去年9月,洛阳在郑州举行“洛阳休闲农业金秋果香游”新闻发布会,首次走出洛阳,向郑州市民免费发放首版洛阳休闲农业导游图,诚邀郑州市民来洛感受山水田园之美,体验秋日采摘之乐,这次推介活动为农业休闲旅游聚拢了不少人气,一些农业观光园也与郑州的旅行社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
    洛阳市旅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洛阳已经在研究制定休闲农业项目标准和休闲农业发展意见,鼓励传统农家乐改造升级。同时,还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资休闲农业,打造规划科学、功能齐全的现代农业庄园,带动农村发展和农民致富。

作者:戚帅华 通讯员:罗文阳
(责任编辑:徐鹏)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网络旅游节热门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