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打造休闲旅游,留住中外游客
http://www.hnta.cn 2014/12/29 8:54:00 来源:洛阳市旅游局 点击:次
今年8月,国务院公布《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鼓励职工结合个人需要和工作实际,分段灵活安排带薪休假。近日召开的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提出,积极落实带薪休假制度,支持各地发展健康服务产业集群发展示范区。
借政策东风,休闲游成为洛阳旅游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洛阳山水资源丰富,每逢夏季,选择到南部各生态旅游景区游玩的人络绎不绝,除了避暑、观景,有休闲住宿需求的游客越来越多。如何增加生态旅游的休闲度假元素,成为洛阳发展休闲度假游亟待解决的问题。
1 休闲度假游正兴起
上周,洛阳市民曹琪利用年假去了趟海南,享受阳光、沙滩带来的惬意。“这是我第二次去海南,待了4天,就是为了休闲度假。”曹琪说。 如今,像曹琪这样选择外出度假的人越来越多。他们的目的地多为海滨、山区,通过旅游舒缓日常工作中的疲劳。
“随着带薪休假制度的成熟,散客已成为旅游市场上的‘主力军’,休闲度假游近年正在兴起,成为不少游客的首选。”河南科技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高延军表示,相对于走马观花式的观光游,休闲度假游更物有所值,令人回味,其发展前景也更为广阔。
洛阳市旅游发展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发展休闲度假游,以吸引游客待上两三天。这不仅能增强洛阳对游客的吸引力,也能促进洛阳旅游市场由观光型旅游向休闲度假型旅游转变,同时拉动吃、住、行、游、购、娱等产业的发展。
“对于旅游景区而言,休闲度假游客停留时间更长,消费能力更强,对提升景区人气、增加景区综合收入非常有利。”该负责人表示,洛阳旅游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越,具备发展休闲度假游必需条件。近年,南部生态旅游景区,每年都吸引数百万游客观光、旅游,发展休闲度假游大有可为。
2 “留不住客”短板待补齐
近年,洛阳各生态旅游景区虽然吸引越来越多游客前来,但他们到景区大多看看就走,“留不住客”成了不少生态旅游景区最头疼的事儿。 “白天到景区逛逛,晚上在宾馆里看电视、打牌,太单调了。”洛阳市民吴晓宁说,今年8月,他和几个朋友前往南部某生态旅游景区,本打算玩上三四天,结果第二天就回来了。
正如吴晓宁所说,目前,各生态旅游景区的道路交通、超市商铺、餐饮住宿等配套设施较齐备,但度假娱乐资源较缺乏。 “前几年,市民出游以跟团为主,从这个高山到那个峡谷,周期通常在两三天;现在大多数是自助游,且以家庭为单位,他们更愿意在一个地方多住几天。”洛阳某旅行社负责人张勤说,市场需求快速变化,旅游产品更新换代跟不上,度假元素缺失,所以才出现了“白天看景、晚上打牌”的情况。
“在休闲度假游逐渐代替观光游的今天,生态游并非只是找一个空气清新、温度适宜的地方待着。”洛阳市旅游发展委员会相关人士表示,在知名的生态旅游景区中,绝大多数是依托成熟的高山、峡谷旅游景区打造的,这些景区发展休闲度假旅游的进程较慢,呈现出“自然气候是优势,旅游度假是短板”的现状。
3 整合资源,打造生态休闲度假游产品
近年,洛阳市一些生态旅游景区也在尝试开发体验性旅游产品,植入休闲度假元素,如重渡沟景区举办的啤酒音乐节、老君山等景区举办的篝火晚会等。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与植入休闲度假元素相比,特色度假品牌的打造更重要。比如,被誉为“中国四大避暑胜地”之一的北戴河,其优质“疗养配套”已成为享誉国内外的避暑度假品牌,年接待游客600多万人次。
“整合多方资源,打造具有品牌效应的生态休闲度假游产品,不失为生态旅游景区发展的好路径。”高延军表示,生态旅游景区可与附近乡村、城镇结合,突出当地特色,引导当地百姓开发特色住宿和餐饮项目,增强景区 接待能力,形成开放式大环境,做到由景区向“度假区”转变。
此外,洛阳还可以推进旅游与体育等产业的融合,开发避暑、滑雪、养生、健身等休闲体验产品,将景区打造成集观光、住宿、美食、休闲度假等服务于一体的休闲度假区,使游客真正停留下来。
借政策东风,休闲游成为洛阳旅游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洛阳山水资源丰富,每逢夏季,选择到南部各生态旅游景区游玩的人络绎不绝,除了避暑、观景,有休闲住宿需求的游客越来越多。如何增加生态旅游的休闲度假元素,成为洛阳发展休闲度假游亟待解决的问题。
1 休闲度假游正兴起
上周,洛阳市民曹琪利用年假去了趟海南,享受阳光、沙滩带来的惬意。“这是我第二次去海南,待了4天,就是为了休闲度假。”曹琪说。 如今,像曹琪这样选择外出度假的人越来越多。他们的目的地多为海滨、山区,通过旅游舒缓日常工作中的疲劳。
“随着带薪休假制度的成熟,散客已成为旅游市场上的‘主力军’,休闲度假游近年正在兴起,成为不少游客的首选。”河南科技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高延军表示,相对于走马观花式的观光游,休闲度假游更物有所值,令人回味,其发展前景也更为广阔。
洛阳市旅游发展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发展休闲度假游,以吸引游客待上两三天。这不仅能增强洛阳对游客的吸引力,也能促进洛阳旅游市场由观光型旅游向休闲度假型旅游转变,同时拉动吃、住、行、游、购、娱等产业的发展。
“对于旅游景区而言,休闲度假游客停留时间更长,消费能力更强,对提升景区人气、增加景区综合收入非常有利。”该负责人表示,洛阳旅游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越,具备发展休闲度假游必需条件。近年,南部生态旅游景区,每年都吸引数百万游客观光、旅游,发展休闲度假游大有可为。
2 “留不住客”短板待补齐
近年,洛阳各生态旅游景区虽然吸引越来越多游客前来,但他们到景区大多看看就走,“留不住客”成了不少生态旅游景区最头疼的事儿。 “白天到景区逛逛,晚上在宾馆里看电视、打牌,太单调了。”洛阳市民吴晓宁说,今年8月,他和几个朋友前往南部某生态旅游景区,本打算玩上三四天,结果第二天就回来了。
正如吴晓宁所说,目前,各生态旅游景区的道路交通、超市商铺、餐饮住宿等配套设施较齐备,但度假娱乐资源较缺乏。 “前几年,市民出游以跟团为主,从这个高山到那个峡谷,周期通常在两三天;现在大多数是自助游,且以家庭为单位,他们更愿意在一个地方多住几天。”洛阳某旅行社负责人张勤说,市场需求快速变化,旅游产品更新换代跟不上,度假元素缺失,所以才出现了“白天看景、晚上打牌”的情况。
“在休闲度假游逐渐代替观光游的今天,生态游并非只是找一个空气清新、温度适宜的地方待着。”洛阳市旅游发展委员会相关人士表示,在知名的生态旅游景区中,绝大多数是依托成熟的高山、峡谷旅游景区打造的,这些景区发展休闲度假旅游的进程较慢,呈现出“自然气候是优势,旅游度假是短板”的现状。
3 整合资源,打造生态休闲度假游产品
近年,洛阳市一些生态旅游景区也在尝试开发体验性旅游产品,植入休闲度假元素,如重渡沟景区举办的啤酒音乐节、老君山等景区举办的篝火晚会等。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与植入休闲度假元素相比,特色度假品牌的打造更重要。比如,被誉为“中国四大避暑胜地”之一的北戴河,其优质“疗养配套”已成为享誉国内外的避暑度假品牌,年接待游客600多万人次。
“整合多方资源,打造具有品牌效应的生态休闲度假游产品,不失为生态旅游景区发展的好路径。”高延军表示,生态旅游景区可与附近乡村、城镇结合,突出当地特色,引导当地百姓开发特色住宿和餐饮项目,增强景区 接待能力,形成开放式大环境,做到由景区向“度假区”转变。
此外,洛阳还可以推进旅游与体育等产业的融合,开发避暑、滑雪、养生、健身等休闲体验产品,将景区打造成集观光、住宿、美食、休闲度假等服务于一体的休闲度假区,使游客真正停留下来。
作者:戚帅华 通讯员:罗文阳
(责任编辑:徐鹏)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 展示古色古香洛阳城 提升文化旅游软实力 2014/12/29 9:24:24
- 洛阳召开智慧旅游工作暨旅游网络营销培训会 2014/12/24 15:59:11
- 洛阳第三次入围福布斯中国大陆旅游业最发达城市榜 2014/12/24 15:47:32
- 洛阳确定66个美丽乡村建设试点 2014/12/24 15:34:59
- 《2015年洛阳市智慧旅游工作要点》发布 2014/12/24 15:32:02
网络旅游节热门线路
- ·[交通]7条隧道贯穿中州大道 为老城与新区“解
- ·[交通]BRT车道多处受损太颠簸 整修还靠“打补
- ·[交通]十几对列车晚点 铁路局微博公布消息并致
- ·[天气]本周雷阵雨与高温并存 局部将有高温闷热
- ·[天气]今明河南省十市有暴雨 未来三天依然阴雨
- ·[交通]中州大道综合整治工程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