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委常委,洛阳市委书记陈雪枫在2014年11月18日的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宣传推介洛阳丰厚的文化旅游资源,介绍以丝路开发为主线的文化旅游业发展取得的成果,欢迎中外游客来洛观光旅游,全文如下。
洛阳是举世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拥有5000多年文明史、4000多年城市史、1500多年建都史,先后有13个王朝在此建都。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被公认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随着中国大运河和丝绸之路申遗成功,洛阳作为全国唯一的“双申遗”城市,新增5处世界文化遗产点。特别是作为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城市,洛阳曾6次进入国际大都市之列,创造了商贾云集、物流天下的辉煌,见证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与融合,更形成了开放、包容的城市品格。
近年,洛阳立足于工业、科技、文化、生态、交通等优势,着力盘活资源,大力实施开放带动主战略,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415种“洛阳制造”产品进入国际市场;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济合作关系,对外承包工程项目持续增多,劳务合作规模持续扩大,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逐步形成。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大战略构想,为包括洛阳在内的丝绸之路沿线城市带来了新的历史性发展机遇。作为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
特别是作为拥有工业、科技、文化、生态、交通等资源优势的城市,洛阳将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不断完善全方位开放格局,积极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加快推进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与丝绸之路沿线城市实现合作共赢。
抓好规划对接。根据国家的有关政策规定,认真研究、科学编制洛阳的对接方案,进一步明确洛阳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的功能定位、发展目标和重大举措,力争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先行一步。
抓好交通建设。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加快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枢纽和内陆开放门户。特别是进一步增强航空、铁路、公路的对外通达能力,构建更加便捷的综合交通体系;进一步加强口岸通关能力建设,抓紧规划建设综合保税区,构建横贯东西、连接南北的对外经济走廊。
抓好产业合作。充分发挥现有产业结构与沿线城市互补性较强的优势,在大型矿山设备、有色金属加工设备、农业机械设备、风电设备等领域,与沿线城市在联合建厂、技术合作和产品深加工等方面加强合作,促进产业的转移和升级。
抓好文化交流。充分挖掘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城市的文化渊源,通过建立友好城市、互办艺术节、互设文化中心、举办宗教节庆和精品文艺节目巡演活动、打造丝绸之路特色精品旅游路线和建立互惠旅游联盟等形式,加快推进文化交流和文化产业发展。
形成于2000多年前的丝绸之路,把历史与现实、东方与西方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既书写了一段不朽的传奇,又为我们实现合作共赢提供了新的契机。只要携起手来、共同努力,就一定能把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美好蓝图变成现实,更好地推动区域发展、造福广大人民。
- 洛阳开展文明旅游督察行动 2014/11/13 8:56:01
- 洛阳:旅游发展恋上资本运作 2014/11/13 8:41:56
- 第四届洛阳伊尹祭拜大典举行 2014/11/13 8:32:52
- 洛阳“牡丹仙子”武汉宣传“家乡之美” 2014/11/13 8:20:41
- 洛阳举办河洛世界文明论坛 2014/11/12 8:43:10
- ·[交通]7条隧道贯穿中州大道 为老城与新区“解
- ·[交通]BRT车道多处受损太颠簸 整修还靠“打补
- ·[交通]十几对列车晚点 铁路局微博公布消息并致
- ·[天气]本周雷阵雨与高温并存 局部将有高温闷热
- ·[天气]今明河南省十市有暴雨 未来三天依然阴雨
- ·[交通]中州大道综合整治工程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