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市民在修缮后的城墙下健身。记者李俊生摄
近日,市文物局组织召开“2014年下半年工作推进座谈会”,城墙管理所、考古研究所、博物馆、延庆观繁塔管理所、刘青霞纪念馆、艺术博物馆(山陕甘会馆)和古都学会等基层文博单位的负责人参加会议,大家围绕“如何最大限度挖掘文物资源、发挥文物助推经济发展作用,为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作出更大贡献”的话题踊跃发言。记者也有幸参加了这次会议,并从中深切感受到,近年来,我市文物工作者的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围绕全市工作大局,把文物保护工作自觉融入开封经济社会发展,坚持“文物保护也能造福百姓”的理念,把文物保护与改善民生、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相结合,实现了由重保护、轻利用,重维修、轻展示到保护维修、展示利用并重的转变,探索出了一条不平凡的发展之路。即日起,本报开设专栏,对基层文物单位保护文物改善民生,提高我市文化软实力的做法进行报道,希望能够让大家充分感受到文物保护带给家乡的变化。
“在我的印象中,开封的城墙残垣断壁、低矮破败,这次故地重游,惊喜地发现,开封的城墙墙体高了,四周变靓了,城墙下运动健身的市民成了开封一景!”近日,来自兰州的郑先生到迎宾门附近的城墙游览时,对开封修缮和利用古城墙所发生的变化发出了由衷的赞叹。
漫步城墙之下,放眼望去,植物葳蕤,花草繁茂,古老的城墙岿然挺立,深灰色的墙砖诉说着古城的沧桑。往日凌乱不堪的沙丘、煤堆和棚户区,变成了美丽的公园,保持了历史风貌的夯土护坡散发出远古的气息……难怪市民惊叹:“城墙的‘新’模样跟过去的‘旧’模样相比,不但更养眼,而且更养生!”
开封城墙全长14.4公里,是我国现存的第二大古代城垣建筑,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了维护开封历史文化名城的古都风貌,从2005年开始,市文物部门开始制定保护规划、维修方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后开始修复。目前,作为国家和省政府的重点文物保护工程,已争取国家文物局资金补助7000多万元、市政府配套资金近9亿元,通过一期至五期景观工程的建设,不仅很好地保护了城墙,展示了城墙,而且为市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健身、娱乐的好去处——城市文化公园。
谈到开封城墙的修缮与保护,市城墙文物管理所所长郭世军告诉记者,在“不改变文物原状”的修缮原则下,“修旧如旧” 是开封城墙修缮保护工程中一直遵守的工作方针,开封城墙能够重新焕发出昔日风采,是文物主管部门和有关专家科学论证、科学规划和精心施工的结果。他介绍说,开封城墙的修缮工作,是严格按照国家文物部门批准的维修方案进行的,对于城墙的施工方案和修缮效果,国家文物局和省文物局领导经现场考察后给予充分认可和高度评价。领导和专家普遍认为,实践证明,开封城墙的修缮保护工程是科学可行的,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值得推广。郭世军表示,下一步,将做好城墙贯通工程、墙体(新开门-曹门)维修工程、内坡(小南门-羊市桥)夯筑工程和东南角楼等城楼的建设工程。
记者调查发现,在城墙修缮和环城墙绿化景观工程建设前,开封城墙周边拥挤不堪,破损严重,破旧的房屋和杂乱不堪的窝棚把城墙遮挡得严严实实。如今,城墙通过维修,告别了破旧面貌,变得“透”了“靓”了,展现了它的壮观和雄姿。经过维修的开封城墙西墙大梁门以北和南侧的滨河路一带,都已成了开封市区最靓丽的景区,环城公园一带成了市区地价升值最快的地段之一,也成了许多市民休闲娱乐的文化乐园,城墙、绿地融为一体,形成了古城一景。目前,开封城墙五期改造(大南门-羊市桥段)墙体修缮工程已竣工,绿化、亮化和配套设施建设正在进行。工程全部完工后,将为我市“三城联创”工作增添靓丽一笔。
- 2014杭州·开封两宋菊花艺术节在杭州开幕 2014/10/30 9:54:34
- 开封:上周末 赏菊游客蜂拥而至 2014/10/27 10:13:30
- 大美开封惹人醉 2014/10/27 9:51:04
- 开封第32届菊花文化节开幕 180万盆菊花争艳 2014/10/24 17:26:59
- 世客会成功举办盘点及思考之三(2) 2014/10/24 10:42:27
- ·[交通]7条隧道贯穿中州大道 为老城与新区“解
- ·[交通]BRT车道多处受损太颠簸 整修还靠“打补
- ·[交通]十几对列车晚点 铁路局微博公布消息并致
- ·[天气]本周雷阵雨与高温并存 局部将有高温闷热
- ·[天气]今明河南省十市有暴雨 未来三天依然阴雨
- ·[交通]中州大道综合整治工程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