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动态 >> 地市信息 >> 正文
北京专列又抵三门峡 数百游客游览天鹅城
http://www.hnta.cn 2014/9/19 8:38:19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
 


    黄河公园赛江南 

    9月13日,淅淅沥沥的秋雨中,556名游客开始分组旅游。

    第一站是黄河公园。这个以保护沿黄生态、弘扬黄河文化为宗旨,依托黄河沿岸的沟壑、台地、滩涂和原有地被植物等自然地形地貌,建成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文化展示为一体的大型城市生态公园让游客赞叹不已。沿着公园内蜿蜒曲折的公路,14辆观光车缓缓前行,五颜六色的花朵和郁郁葱葱的树木依次进入游客的眼帘。

    到了公园东部的芦荡烟雨湖,芦花盛开,随风飘荡,粉红色的莲花在水中竞相吐艳,碧绿的湖水中有木桥的倒影,一只只白天鹅在这里嬉戏……“这样的美景不亚于江南风光,简直是身在画中游啊!”北京退休干部王燕秀情不自禁地感叹。

    最让游客们激动的,是黄河滩涂上2000多亩盛开的葵花,景色蔚为壮观。观景台上,游客们纷纷拿出相机、手机拍照。“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面积的葵花园,真是太美了!”来自北京老年合唱团的演员田文一边让朋友给她拍照,一边把脸贴到花盘上感受葵花的清香。“这么美丽的公园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回去之后我将带着所有的同伴来这里参观旅游,小住几天。”田文说。

    塬起金滔广场是黄河公园的制高点,也是公园内观看黄河美景的最佳位置。在这里,游客们放眼望去,黄河水裹着泥沙,激浪拍岸,场面雄浑壮观,母亲河的博大胸怀令人激情涌动。


    文化景观撼人心 

    “宝轮寺塔是我国现存四大回音建筑之一,冲着塔壁讲话,可以听到类似蛤蟆叫的回音,所以该塔俗称‘蛤蟆塔’……”听着导游的讲解,游客们纷纷冲着宝轮寺塔塔壁呼喊:“三门峡——我爱你!”欢声笑语在塔前回荡。9月13日,秋雨无声飘落,密密地斜织着,给天地间挂上了一道珠帘,游客们倾听着导游讲解宝轮寺塔的传说,静静回味着三门峡厚重的历史文化。

    “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陕县天井窑院作为一种民俗特色文化,被誉为中国北方的“地下四合院”,距今已有约4000年的历史。游完宝轮寺塔后,怀着对神秘地坑院的向往,顾不上午休,游客又乘车来到位于陕县张汴乡曲村的地坑院。在村民卢松粮的地坑院里,他和家人热情地拿着刚出笼的馒头让游客们品尝,并做起了义务导游,向游客介绍地坑院的修建情况和当地的风俗民情。66岁的北京一中学退休教师王静薇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地下民居,感到非常惊讶:“与北京的四合院相比,多了份神秘。”她还说,自己感受到这里的民风淳朴,村民热情好客,生活幸福,日子红火。她高兴地和卢松粮的家人合影留念,并邀请他们到北京做客。

    得知地坑院还有“十碗席”这种特色名吃,游客们纷纷记下农家餐馆的联系方式,表示下次来时一定要品尝品尝。

    9月14日,游客们又冒雨参观了三门峡大坝、函谷关历史文化景区等景点。


    呼朋引伴再来游 

    9月14日下午3点左右,游客们踏上了归途。短短两天时间,黄河公园的美丽自然风光、宝轮寺塔神奇的回音建筑、地坑院的独特民居、函谷关悠久的历史文化,给来自首都的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他们更多地了解了三门峡。游客们纷纷表示,回去后要给亲朋好友宣传三门峡,让他们也来这里旅游观光。

    北京“众享假期”旅游联盟会长彭爱军告诉记者,两天来,虽然秋雨连绵,给旅游带来了不便,但游客冒雨旅游,热情不减。“我相信三门峡丰富的旅游资源、优美的自然景观、丰厚的文化底蕴,将会吸引更多的北京游客。”彭爱军说,本次旅游专列是首次采用素有“东方快车”之称的全包卧铺列车,是目前国内最豪华、最舒适的旅客列车,吸引了众多高层次的游客热情参与。“今后我们还会将更多的北京游客带到三门峡来,让他们了解三门峡,感受美丽天鹅城的独特魅力。”

作者:孙猛 通讯员:梁白梅
(责任编辑:张树坤)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