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百家党报社长总编看信阳:老区新貌醉煞人
http://www.hnta.cn 2014/4/25 15:22:31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
最美人间四月天。四月的信阳,因为一场春雨的不期而至更加温润可人,也让如约而至的客人感受到了信阳“北国江南”的韵致。
4月19日,来自全国103家党报的150多名社长、总编和记者,分组深入信阳博物馆、鄂豫皖革命纪念馆、信阳高新技术开发区、信阳产业集聚区、羊山新区、国际家居产业小镇、文新科技园、国际茶城、平桥产业集聚区等地参观采访。所到之处,他们都仔细地看、用心地听、深入地问,对信阳良好的生态、厚重的历史和红色文化,毫不掩饰自己的惊叹;对信阳日新月异的变化和发展的强劲后发优势,毫不吝啬自己的赞美;对建设信阳更美好的明天,更是充满着期待与祝福。
没想到信阳历史这么厚重
“震撼”、“想不到”、“太好了”……
在信阳博物馆,这是记者听到的最多的声音。
经济日报社河南记者站站长党涤寰说,几年前第一次参观信阳博物馆时,感受的就是“震撼”,几年后“故地”重游,这样的感受依然强烈。
站在“信阳文物全国之最”展板前,浙江温州日报社社长方立明若有所思、感慨颇多。最早的酒、最早的轿子、最早的床、最早的书箱、最早的毛笔、最早的旋制木器、最早的金属弹簧行器、最早的竹排箫、最精美的古代木漆器,一个市级博物馆,居然有这么多全国之最,怎不让人惊叹!
中国国门时报社总编辑贾玉奎说,去过全国各地很多博物馆,信阳博物馆给他的感觉格外与众不同,无论是文物的规模、馆藏的布局,还是板块的设立、解说词的配置,都非常好。而信阳豫风楚韵的文化特点在博物馆也多有体现。这是信阳历史文化的一座富矿、一张名片,值得信阳人自豪,值得每一个参观的人景仰。
“东方红,太阳升……”当这首耳熟能详的《东方红》旋律在博物馆响起时,摄影闪光灯此起彼伏,瞬间把那套“传说”中的战国编钟照得更加闪亮。34年前,由它所奏的《东方红》乐曲被装进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响彻太空。今天,能观看工作人员现场演奏,亲耳聆听它穿越千年的清越钟声,该是多么幸运!大家纷纷围聚到它的四周,想看得清些,再清些。工作人员仿佛洞察了大家的心情,又现场演奏了一曲《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熟悉的旋律再次响起时,有人轻声跟唱了起来……
这钟声,在大家的耳边,久久回荡;这钟声,在他们的心中,从此将和信阳紧紧地连在一起!
中国报业协会驻会副会长石国雄参观后意犹未尽,现场欣然泼墨题词:“人杰地灵,中华瑰宝。”
没想到信阳工业这么现代
工人日报社新媒体运营室主任张明江在武汉读了4年大学,工作后出差又多次途经信阳。在他的印象中,信阳是老区,似乎一直和灰暗、落后相连。这是他第一次双脚真正踏上信阳的土地,没想到老区信阳竟是这么新、这么亮!
出乎张明江意料的还在后面。
作为工人日报社的资深媒体人,张明江对工业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在信阳同合车轮有限公司,当很多人在为这家拥有进出口自营权的“铸造行业百强企业”之大气魄而流连感慨时,张明江有点不以为然。他太喜欢信阳清新的空气,他有疑虑,这样的企业会不会有污染?记者告诉他,这家企业成立于2006年,是信阳较早引资的一家企业,在环保设备方面十分舍得投入,技术也较为成熟。
圆创磁电、星天空数码、天扬液晶……在接下来的参观采访中,这一大批电子信息、高端制造,让张明江的疑虑彻底打消了。
让国际商报社副社长寇亚楠产生兴趣的,则是星天空数码的电子商务。他认为,一家手机生产商,不但销售自己的自主品牌,还销售市场畅销的其他知名品牌,不但实体店做得红红火火,而且还创立了自己的电子商务品牌,这种跨多个业态的经营模式很值得探究,也显示了信阳工业的开放情怀和先进理念。
北京日报社国内国际新闻部副主任李思源正在做首都经济圈的报道课题。她对信阳不以牺牲环境和生态为代价发展工业的做法十分赞赏。她说,牺牲生态赢得发展的范本到处都是,其教训十分惨痛。其实,环境才是最大的效益。信阳以保生态为前提,积极进行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实为明智之举、利民之举、科学发展之举。
是啊,老区工业已经蛇蜕龙变,茧破蝶飞。信阳电子信息产业集聚示范区已有64家电子信息企业进驻,形成了手机外壳、主板、摄像头等智能通信终端配套产品产业链,“信阳制造”声名鹊起。电子信息产业的招商成功案例,被省委书记郭庚茂誉为“无中生有”的典范。
没想到信阳毛尖这么诱人
“刘文新是个最有故事的人!”在文新茶叶科技园,信阳文新茶叶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刘文新一句自信而嘹亮的自我介绍伴着氤氲的茶香,让人精神为之一振。
这个集茶叶与茶产品加工、产品检测、物流配送、销售、研发为一体的现代新型茶产业园区,是信阳茶产业的一个窗口。当媒体老总们看到信阳毛尖一尘不染的检测车间,“全副武装”的工人正一丝不苟地分拣、去杂时,不少人感慨,信阳毛尖的生产居然这么讲究!
而随处诱人的茶香让人忍不住顿足。滚水被细芽嫩叶染绿了,条索整齐的春茶载沉载浮,茶色碧绿澄清,茶味醇和鲜灵,茶香清幽悠远……此时此景,面对绿莹莹的满杯绿色,感受那绿色化在口中的甘甜,怎不让人流连忘返?
宁夏固原日报社编委马天堂也是第一次来到茶乡。他说,到了信阳国际茶城,感觉就像进入到了茶业博览会。这个南茶北销、国茶外销的展示、集散和流通基地,果然名不虚传。
品香茗、食茶点,观茶艺表演,话毛尖深情。此时此刻,与其说是媒体记者们在采访,倒不如说是游客们在漫步休闲,享受着茶乡美妙的春日。
走出国际茶城,太阳的光芒立即让人感到格外的温暖。刚才还是春雨淅沥,此刻已然阳光明媚。
有人惊呼,“天然氧吧!”
可不,吸一口雨后的信阳空气,感觉都是甜的。满眼的绿,特别干净、特别透亮的绿,令人心旷神怡。
“我们向往信阳,我们祝福信阳!”人民日报社编辑程聚新由衷地告诉记者。
4月19日,来自全国103家党报的150多名社长、总编和记者,分组深入信阳博物馆、鄂豫皖革命纪念馆、信阳高新技术开发区、信阳产业集聚区、羊山新区、国际家居产业小镇、文新科技园、国际茶城、平桥产业集聚区等地参观采访。所到之处,他们都仔细地看、用心地听、深入地问,对信阳良好的生态、厚重的历史和红色文化,毫不掩饰自己的惊叹;对信阳日新月异的变化和发展的强劲后发优势,毫不吝啬自己的赞美;对建设信阳更美好的明天,更是充满着期待与祝福。
没想到信阳历史这么厚重
“震撼”、“想不到”、“太好了”……
在信阳博物馆,这是记者听到的最多的声音。
经济日报社河南记者站站长党涤寰说,几年前第一次参观信阳博物馆时,感受的就是“震撼”,几年后“故地”重游,这样的感受依然强烈。
站在“信阳文物全国之最”展板前,浙江温州日报社社长方立明若有所思、感慨颇多。最早的酒、最早的轿子、最早的床、最早的书箱、最早的毛笔、最早的旋制木器、最早的金属弹簧行器、最早的竹排箫、最精美的古代木漆器,一个市级博物馆,居然有这么多全国之最,怎不让人惊叹!
中国国门时报社总编辑贾玉奎说,去过全国各地很多博物馆,信阳博物馆给他的感觉格外与众不同,无论是文物的规模、馆藏的布局,还是板块的设立、解说词的配置,都非常好。而信阳豫风楚韵的文化特点在博物馆也多有体现。这是信阳历史文化的一座富矿、一张名片,值得信阳人自豪,值得每一个参观的人景仰。
“东方红,太阳升……”当这首耳熟能详的《东方红》旋律在博物馆响起时,摄影闪光灯此起彼伏,瞬间把那套“传说”中的战国编钟照得更加闪亮。34年前,由它所奏的《东方红》乐曲被装进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响彻太空。今天,能观看工作人员现场演奏,亲耳聆听它穿越千年的清越钟声,该是多么幸运!大家纷纷围聚到它的四周,想看得清些,再清些。工作人员仿佛洞察了大家的心情,又现场演奏了一曲《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熟悉的旋律再次响起时,有人轻声跟唱了起来……
这钟声,在大家的耳边,久久回荡;这钟声,在他们的心中,从此将和信阳紧紧地连在一起!
中国报业协会驻会副会长石国雄参观后意犹未尽,现场欣然泼墨题词:“人杰地灵,中华瑰宝。”
没想到信阳工业这么现代
工人日报社新媒体运营室主任张明江在武汉读了4年大学,工作后出差又多次途经信阳。在他的印象中,信阳是老区,似乎一直和灰暗、落后相连。这是他第一次双脚真正踏上信阳的土地,没想到老区信阳竟是这么新、这么亮!
出乎张明江意料的还在后面。
作为工人日报社的资深媒体人,张明江对工业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在信阳同合车轮有限公司,当很多人在为这家拥有进出口自营权的“铸造行业百强企业”之大气魄而流连感慨时,张明江有点不以为然。他太喜欢信阳清新的空气,他有疑虑,这样的企业会不会有污染?记者告诉他,这家企业成立于2006年,是信阳较早引资的一家企业,在环保设备方面十分舍得投入,技术也较为成熟。
圆创磁电、星天空数码、天扬液晶……在接下来的参观采访中,这一大批电子信息、高端制造,让张明江的疑虑彻底打消了。
让国际商报社副社长寇亚楠产生兴趣的,则是星天空数码的电子商务。他认为,一家手机生产商,不但销售自己的自主品牌,还销售市场畅销的其他知名品牌,不但实体店做得红红火火,而且还创立了自己的电子商务品牌,这种跨多个业态的经营模式很值得探究,也显示了信阳工业的开放情怀和先进理念。
北京日报社国内国际新闻部副主任李思源正在做首都经济圈的报道课题。她对信阳不以牺牲环境和生态为代价发展工业的做法十分赞赏。她说,牺牲生态赢得发展的范本到处都是,其教训十分惨痛。其实,环境才是最大的效益。信阳以保生态为前提,积极进行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实为明智之举、利民之举、科学发展之举。
是啊,老区工业已经蛇蜕龙变,茧破蝶飞。信阳电子信息产业集聚示范区已有64家电子信息企业进驻,形成了手机外壳、主板、摄像头等智能通信终端配套产品产业链,“信阳制造”声名鹊起。电子信息产业的招商成功案例,被省委书记郭庚茂誉为“无中生有”的典范。
没想到信阳毛尖这么诱人
“刘文新是个最有故事的人!”在文新茶叶科技园,信阳文新茶叶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刘文新一句自信而嘹亮的自我介绍伴着氤氲的茶香,让人精神为之一振。
这个集茶叶与茶产品加工、产品检测、物流配送、销售、研发为一体的现代新型茶产业园区,是信阳茶产业的一个窗口。当媒体老总们看到信阳毛尖一尘不染的检测车间,“全副武装”的工人正一丝不苟地分拣、去杂时,不少人感慨,信阳毛尖的生产居然这么讲究!
而随处诱人的茶香让人忍不住顿足。滚水被细芽嫩叶染绿了,条索整齐的春茶载沉载浮,茶色碧绿澄清,茶味醇和鲜灵,茶香清幽悠远……此时此景,面对绿莹莹的满杯绿色,感受那绿色化在口中的甘甜,怎不让人流连忘返?
宁夏固原日报社编委马天堂也是第一次来到茶乡。他说,到了信阳国际茶城,感觉就像进入到了茶业博览会。这个南茶北销、国茶外销的展示、集散和流通基地,果然名不虚传。
品香茗、食茶点,观茶艺表演,话毛尖深情。此时此刻,与其说是媒体记者们在采访,倒不如说是游客们在漫步休闲,享受着茶乡美妙的春日。
走出国际茶城,太阳的光芒立即让人感到格外的温暖。刚才还是春雨淅沥,此刻已然阳光明媚。
有人惊呼,“天然氧吧!”
可不,吸一口雨后的信阳空气,感觉都是甜的。满眼的绿,特别干净、特别透亮的绿,令人心旷神怡。
“我们向往信阳,我们祝福信阳!”人民日报社编辑程聚新由衷地告诉记者。
作者:时秀敏 通讯员:
(责任编辑:徐鹏)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 信阳市旅游局领导到联系点鸡公山风景区开展工作调研 2014/4/25 15:54:53
- “美丽信阳 中国名画家走进信阳”作品展将开展 2014/4/25 15:25:44
- 全国百家党报社长总编看信阳:红城绿意迷人眼 2014/4/21 9:50:43
- 二○一四年第六届“信阳毛尖·龙潭杯”全国自行车公开赛开幕 2014/4/21 9:36:21
- 信阳市旅游局组织开展全市第二次旅游市场秩序整治暨迎“双节”旅 2014/4/14 15:28:34
- ·[交通]7条隧道贯穿中州大道 为老城与新区“解
- ·[交通]BRT车道多处受损太颠簸 整修还靠“打补
- ·[交通]十几对列车晚点 铁路局微博公布消息并致
- ·[天气]本周雷阵雨与高温并存 局部将有高温闷热
- ·[天气]今明河南省十市有暴雨 未来三天依然阴雨
- ·[交通]中州大道综合整治工程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