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出席荆浩国际学术论坛暨“荆浩杯”中国画双年展的专家、学者,参观考察了荆浩故里的名胜古迹、城乡变迁……用心感受着济源的山水美景,体会着济源的独特魅力。专家、学者们一路走一路看,发现惊奇一个接着一个,震撼一次又一次,纷纷感叹:美景看不尽,道不完。
走进济源——犹如穿越历史时空
驱车行驶在济源城乡的主次干道,映入眼帘的是道路两旁生机盎然的各种花木、气势恢宏的楼宇、设计巧妙的住宅小区、休闲静谧的公园游园……看着眼前的一切,专家、学者们发出一个共同的声音:“真是太神奇了,来到济源后,感觉一切都是新的,犹如穿越历史时空。”
走进承载着济源新老变迁的城市规划展览馆,专家、学者们聆听着讲解员如数家珍的解说,时而驻足观看,时而提出疑惑,时而啧啧赞叹,对济源厚重的文化底蕴、经济发展成就等给予高度评价。在荆浩的《匡庐图》前,专家、学者们纷纷举起手中的相机,将瞬间定格成永恒。他们以不同的方式和敏锐的洞察力,仔细品评着一个个有价值的绘画元素。接着,专家、学者们饶有兴趣地参观了徐悲鸿大师的《愚公移山》、李白的《上阳台贴》等与济源有千丝万缕联系的艺术作品。
一路走来,专家、学者们深切感受到了济源市委、市政府对文化建设和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视,感受到了济源人民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看着济源翻天覆地的变化,感受着荆浩故里广大干部群众对事业、对生活火一样的激情,自己也很振奋,只想着了解多一些、深一些、全一些,用画笔描绘这里的山川美景,让更多的人了解济源。”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任道斌感慨地说。
感受济源——历史文化源远流长
专家、学者们来到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济渎庙,看到这里朱门重重、庭院深深,古柏参天、碑碣林立,绿水环绕、曲径通幽,既有北方建筑粗犷豪放的恢弘大气,又包容江南园林精雕细琢的独具匠心,不禁啧啧赞叹。当了解到始建于隋开皇二年的济渎庙是四渎庙中唯一保存完整、规模最宏大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我省现存最大的一处古建筑群落,被誉为“中原古建筑博物馆”时,专家、学者们更是激动不已。中国国家画院美术研究院研究员赵力忠欣喜地说:“济源不仅山川秀美,而且历史厚重。济渎庙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建筑、书法、祭祀等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要进一步加强保护、研究、开发工作,做大做强文化旅游大文章。”
“笔迹墨痕乃有荆关生氤氲,山景水情还从济源入画图。”专家、学者们来到五龙口风景区兴致勃勃地参观了十里画廊的秀美风光,还尽情地欣赏了猴子捉迷藏、荡秋千等精彩表演。“荆浩是宋代山水画理论的集大成者,又是水墨山水画理论的开创者,更是中国北方山水画派的创始人。经过千年的演化、积淀,荆浩山水画文化已成为其故乡——济源市的重要文化符号。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匡庐图》被认为是荆浩最为可靠的传世作品,济源市可以向台北故宫博物院申请,争取拿到荆浩《匡庐图》真迹最高层次的图片,这对济源在今后深入挖掘、研究荆浩文化具有深远的意义。”台北故宫博物院研究员林莉娜说。
情驻济源——灵山秀水孕育大家
专家、学者们还登上道教圣地王屋山。随处可见的宫、观、院或屹立高山之巅,或雄踞山麓要冲,或隐身密林深处,各依地势,浑然天成,眼前的美景引得大家啧啧称赞。了解到济源因济水发源地而得名,是愚公移山故事的发祥地,是名相裴休、“茶仙”卢仝、北方山水画派鼻祖荆浩的故里;了解到唐宋年间王屋山道教鼎盛,唐代的高道司马承祯、玉真公主以及宋代的贺兰栖真等都曾在此修道,药王孙思邈常年在王屋山悬壶济世并终老于此,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等文人墨客都曾在此留下脍炙人口的著名诗篇时,专家、学者们不禁感慨道:“此乃采药炼丹、修身养性以求长生不老的理想之地。济源要保护好这一道教文化圣地,让道教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愚公移山群雕处,专家、学者们欣赏了毛泽东“愚公移山,改造中国”等碑刻,深切感悟了济源人民发扬愚公移山精神建设家乡、美化家园的精神动力。“这组群雕栩栩如生,形象地表现了老愚公率儿孙共同挖山的场景。愚公那种艰苦奋斗、坚韧不拔的精神,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祖国富强而艰苦奋斗、努力拼搏。”专家、学者们感慨道。
一路风尘,一路惊奇,一路震撼,一路盛赞。专家、学者们纷纷表示,济源的风光不仅体现在秀美的山水上,还体现在人们的笑脸上,体现在城市、农村的每一个角落;感悟了济源的历史文化,领略了王屋山、五龙口秀美的山峰,一定用手中的画笔记录下这些盛世美景。
- 济源市旅游局组织全市导游员参观城展馆、篮球城 2012-12-11 15:49:48
- 济源旅游:“美丽产业”添彩“美丽中国” 2012-12-5 9:18:55
- 济源市旅游局组织企业参加2012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 2012-11-13 15:38:36
- 济源市旅游局组织开展全市旅游系统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考试 2012-11-13 8:23:50
- 济源市旅游局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的报告精神 2012-11-12 14:21:01
- ·[交通]7条隧道贯穿中州大道 为老城与新区“解
- ·[交通]BRT车道多处受损太颠簸 整修还靠“打补
- ·[交通]十几对列车晚点 铁路局微博公布消息并致
- ·[天气]本周雷阵雨与高温并存 局部将有高温闷热
- ·[天气]今明河南省十市有暴雨 未来三天依然阴雨
- ·[交通]中州大道综合整治工程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