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凸显生态优势,推动旅游产业快速发展
http://www.hnta.cn 2012-7-11 17:50:03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
济源是南太行旅游带和大黄河黄金旅游带的重要节点城市,近几年,全市旅游产业发展紧紧围绕“市域全景 景城一体”的发展之路,坚持政府主导、品牌带动、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全市生态旅游业呈现出良好的态势。2011年全市共接待游客454.34万人次,同比增长35.1%;实现旅游收入19.78亿元,同比增长38.3%。我们的主要做法有:
一、规划引领,坚持“先保护,后开发”
在济源近2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拥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近年来,随着市委、市政府对全市旅游工作的日益重视,我们坚持“城市围绕旅游建设,产业围绕旅游调整,规划围绕旅游布局”的理念,完成了《济源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王屋山景区旅游总体规划》、《五龙口景区旅游总体规划》、《九里沟旅游区总体规划》、《全市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规划》以及各景区(点)区域性详细规划,启动了《阳下路产业带总体规划及详细规划》、《洞天福地苑总体规划及修规》、《游客集散中心总体规划》、《红色旅游规划》等规划,形成了涵盖总体规划、区域性详细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及景区发展规划较为完备的规划体系。以规划为引领,加快济源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二、项目推动,抓好生态旅游载体建设
济源通过一大批生态旅游项目建设,撬动旅游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一是景区项目建设成效明显。2009年,王屋山、五龙口景区经营体制改革顺利完成,几年时间里先后完成了王屋山索道、五龙口电梯等特殊运载工具,车行道等基础设施的维护工程,王屋山“一路三宫”及五龙口沁园春温泉度假村项目已经启动;黄河三峡景区、小沟背景区、九里沟景区三个民营景区加大了项目投资力度,黄河三峡玄天洞、小沟背银河峡及九里沟旅游公路等大项目建设完善了景区的服务功能,提升了景区的吸引力;小浪底景区立足5A级景区创建,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旅游环境。二是新兴业态初见成效。西滩岛水世界、林山漂流、五龙口漂流等立足原生态资源开发建设起来的项目,丰富了济源的生态旅游产品,打造起了生态旅游新亮点;邵原原始森林、南山森林公园、玉阳山城市建设公园、大峪湾垂钓基地等一批景点投入建设,充分依托天然氧吧的独特生态资源,大力发展骑行、健身、垂钓等新兴旅游项目。三是乡村旅游方兴未艾。玉泉采摘园、坡头薄皮核桃生产基地、下冶朱庄石榴生产基地、大峪湾垂钓基地、卫佛安西关生产基地等逐步完成了由农业生产点向乡村旅游点的转变,丰富了全市乡村旅游的内涵;按照“花园式度假新农村和休闲观光新型社区”的标准,大力发展“农家乐”,阳下路精品“农家乐”示范区建设及王屋镇愚公村、邵原镇小沟背村等五个旅游特色村“农家乐”公共完善了乡村旅游的接待体系。
三、多措并举,强力推介济源生态旅游
立足资源优势,济源精心设计生态旅游线路,先后推出经典济源游、晋豫风情游、纵情山水游、养生度假游、生态休闲游、节庆活动游、特色农家游、自驾越野游、驴友极限游等一大批精品旅游线路;通过各种途径宣传推介济源“愚公故里、山水济源”城市旅游品牌,在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推出了城市形象宣传广告;举办王屋山登山节、小浪底观瀑节等一系列节庆活动,做到四季节庆不断、精彩不断;“济源山水好”推介深入山东、山西、陕西等周边省市,扩大了济源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的外地游客到淮安来体验美食之旅、生态之旅。
四、优化服务,积极提升生态旅游环境
生态旅游对旅游服务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秉承“让每一位游客都有好心情”的服务理念,开展了“服务质量百日提升”、“满意杯”服务质量竞赛、景区环境综合整治、从业人员大培训等活动,全面提升服务质量。各景区纷纷推出“感动式”服务,设立了“委屈奖”、“微笑奖”等,提升了济源的旅游形象。同时,我们大力开展“低碳出行”活动,提高环保意识,落实节能减排措施;开展文明景区创建活动,教育引导游客文明游览。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提升人文素质,使济源旅游环境不断得到巩固和改善。
一、规划引领,坚持“先保护,后开发”
在济源近2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拥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近年来,随着市委、市政府对全市旅游工作的日益重视,我们坚持“城市围绕旅游建设,产业围绕旅游调整,规划围绕旅游布局”的理念,完成了《济源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王屋山景区旅游总体规划》、《五龙口景区旅游总体规划》、《九里沟旅游区总体规划》、《全市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规划》以及各景区(点)区域性详细规划,启动了《阳下路产业带总体规划及详细规划》、《洞天福地苑总体规划及修规》、《游客集散中心总体规划》、《红色旅游规划》等规划,形成了涵盖总体规划、区域性详细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及景区发展规划较为完备的规划体系。以规划为引领,加快济源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二、项目推动,抓好生态旅游载体建设
济源通过一大批生态旅游项目建设,撬动旅游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一是景区项目建设成效明显。2009年,王屋山、五龙口景区经营体制改革顺利完成,几年时间里先后完成了王屋山索道、五龙口电梯等特殊运载工具,车行道等基础设施的维护工程,王屋山“一路三宫”及五龙口沁园春温泉度假村项目已经启动;黄河三峡景区、小沟背景区、九里沟景区三个民营景区加大了项目投资力度,黄河三峡玄天洞、小沟背银河峡及九里沟旅游公路等大项目建设完善了景区的服务功能,提升了景区的吸引力;小浪底景区立足5A级景区创建,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旅游环境。二是新兴业态初见成效。西滩岛水世界、林山漂流、五龙口漂流等立足原生态资源开发建设起来的项目,丰富了济源的生态旅游产品,打造起了生态旅游新亮点;邵原原始森林、南山森林公园、玉阳山城市建设公园、大峪湾垂钓基地等一批景点投入建设,充分依托天然氧吧的独特生态资源,大力发展骑行、健身、垂钓等新兴旅游项目。三是乡村旅游方兴未艾。玉泉采摘园、坡头薄皮核桃生产基地、下冶朱庄石榴生产基地、大峪湾垂钓基地、卫佛安西关生产基地等逐步完成了由农业生产点向乡村旅游点的转变,丰富了全市乡村旅游的内涵;按照“花园式度假新农村和休闲观光新型社区”的标准,大力发展“农家乐”,阳下路精品“农家乐”示范区建设及王屋镇愚公村、邵原镇小沟背村等五个旅游特色村“农家乐”公共完善了乡村旅游的接待体系。
三、多措并举,强力推介济源生态旅游
立足资源优势,济源精心设计生态旅游线路,先后推出经典济源游、晋豫风情游、纵情山水游、养生度假游、生态休闲游、节庆活动游、特色农家游、自驾越野游、驴友极限游等一大批精品旅游线路;通过各种途径宣传推介济源“愚公故里、山水济源”城市旅游品牌,在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推出了城市形象宣传广告;举办王屋山登山节、小浪底观瀑节等一系列节庆活动,做到四季节庆不断、精彩不断;“济源山水好”推介深入山东、山西、陕西等周边省市,扩大了济源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的外地游客到淮安来体验美食之旅、生态之旅。
四、优化服务,积极提升生态旅游环境
生态旅游对旅游服务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秉承“让每一位游客都有好心情”的服务理念,开展了“服务质量百日提升”、“满意杯”服务质量竞赛、景区环境综合整治、从业人员大培训等活动,全面提升服务质量。各景区纷纷推出“感动式”服务,设立了“委屈奖”、“微笑奖”等,提升了济源的旅游形象。同时,我们大力开展“低碳出行”活动,提高环保意识,落实节能减排措施;开展文明景区创建活动,教育引导游客文明游览。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提升人文素质,使济源旅游环境不断得到巩固和改善。
作者:纪吕新 通讯员:
(责任编辑:徐鹏)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 济源市大力发展生态旅游 2012-7-11 10:02:38
- 济源市旅游局组织人员参加全市“三讲三提升”演讲比赛 2012-7-10 16:55:02
- 济源市旅游局对阳下路休闲产业带重点区域进行再考察 2012-7-3 17:24:32
- 济源留庄民兵营:红色旅游震撼人心 2012-7-3 15:47:41
- 济源:为太行织绿衣保黄河清又清愚公故里十年筑起沿黄生态屏障 2012-7-3 15:45:35
- ·[交通]7条隧道贯穿中州大道 为老城与新区“解
- ·[交通]BRT车道多处受损太颠簸 整修还靠“打补
- ·[交通]十几对列车晚点 铁路局微博公布消息并致
- ·[天气]本周雷阵雨与高温并存 局部将有高温闷热
- ·[天气]今明河南省十市有暴雨 未来三天依然阴雨
- ·[交通]中州大道综合整治工程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