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动态 >> 地方采风 >> 正文
三张旅游“名片”推进许昌“旅游立市”
http://www.hnta.cn 2009-6-23 10:36:35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

     资源发掘、旅游策划、项目建设等方面相对薄弱,规模小、总量小、层次低的问题依然突出。”6月20日,记者在市创建工作第49次新闻发布会暨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获悉,尽管2006年以来,我市旅游经济年均增速在30%以上,但总体上看,许昌的旅游业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为此,我市将大力推进“旅游立市”战略,结合实际,突出重点,强化措施,不断做大做强旅游产业。
    ■ 完善一个规划: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
    规划是旅游业发展的蓝图和指针。我市将在《许昌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按照全省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的要求,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编制许昌“旅游立市”战略规划,力争使我市的旅游规划、项目、线路、景区和景点进入全省旅游产业的大盘子、大格局。
    据悉,“旅游立市”战略规划要与全省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城市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花卉苗木产业规划等有机结合起来,彰显许昌的三张“名片”。此外,为强化规划落实措施,我市还将建立严格的规划执行、监督、检查制度。
    ■ 擦亮三张“名片”:咬定“特色”不放松
    特色是旅游的精髓。我市将咬定“特色”不放松,精心打造“汉魏故都———智慧之旅,宜居花城———休闲之旅,神垕古镇———体验之旅”三张“名片”,让特色优势更加突出。
    一是围绕三国文化打造汉魏故都。以建筑、演艺、科技等手段,让三国文化活起来,让游客可视、可听、可悟、可触摸,实现旅游与文化的有机结合。整合提升曹丞相府、春秋楼景区、灞陵桥景区等现有景区,逐步开发建设魏都风情区等规划景区,使之连成一体,形成规模效应。
    二是围绕生态文化打造宜居花城。做好花的文章,以花博会为平台,以国家花木博览园等景区为支撑,充分彰显“北方花都”的魅力。建设好鄢陵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花乡农家乐等,为游客带来真正的休闲体验。
    三是围绕钧瓷文化打造神垕古镇。抓住神垕古镇被确定为全省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的契机,以钧官窑址博物馆、神垕古镇的开发、保护为基础,以钧瓷产业发展为重点,致力于打造独具特色、充满魅力的北方古镇,增加参与性、趣味性的项目,让游客在参与中体验钧瓷的魅力,做大钧瓷产业。
    ■ 落地一批项目:加强酒店建设、开发特色商品、培育文化节目
    项目是关键,是牛鼻子。我市将加快建设14个文化旅游重点项目,确保完成年度投资7.2亿元。要重点抓好迎宾广场、灞陵桥景区等市区项目的综合开发。钧官窑址博物馆要力争年内建成开业,神垕古镇旅游总体开发、鄢陵花木生态休闲旅游区、花都温泉二期工程等项目要有实质性进展。
    此外,我市还将大力发展配套项目。例如全面提升旅游宾馆、饭店服务水平,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住宿餐饮接待体系。依托“魏都、钧都、花都”的特色资源和传统土特产品优势,开发特色旅游商品,丰富旅游购物。鼓励开办传统演艺场所,积极建设现代演艺场所,大力培育旅游文化精品节目。
    ■ 创新一套机制:市场化、集团化、资本化
    旅游是一种商品,只有遵循市场规律,不断创新,破解“瓶颈”,才能加快发展。下一步,我市将借鉴曹丞相府投资运营的经验,大力改革景区管理体制,以所有权、管理权和经营权分离为突破口,引导各类资本投入到旅游产业的开发、建设、运营之中,推进景区、景点实行企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
    围绕三大旅游品牌,整合现有景区、景点、旅行社的力量,加大企业战略重组力度,推进旅游企业集团组建步伐,切实解决好运营机制、体制问题,实现旅游产业规范、健康、持续发展。
    此外,相关部门要创新旅游产业发展投资、融资机制,积极探索以景区所有权、经营权或门票收入作抵押进行融资的新方式;充分利用资本市场,通过企业上市、项目融资、投资合作等方式,壮大旅游产业发展资本。
    ■ 实现一个突破:围绕三张“名片”促营销
    旅游经济是典型的形象产业、眼球经济,没有宣传就没有市场。找准许昌的形象定位,结合许昌的三张“名片”,体现许昌的特色和内涵,包装提升出更有力度的形象宣传口号。
    此外,要搭建好花博会、三国文化周、钧瓷文化节等大型节会平台,善于利用报纸、电视、网络、旅游交易会等方式,全面展示许昌的旅游品牌和旅游产品。例如,三国文化游要吸引高端游客、境外游客,生态休闲游要紧盯郑州及周边的游客。着力引进旅游大巴、旅游专列,实现旅游市场开拓的新突破。

作者:罗校远 通讯员:杨向辉
(责任编辑:志威)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