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修芳局长在全省旅游项目建设观摩暨云台山服务质量现场会上的讲话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1-12-27 : 点击次数:
三、切实增强旅游项目建设和旅游服务质量提升的使命感、责任感
旅游业要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必须紧紧抓住项目建设这个支撑点和关键点,必须紧紧抓住服务提升这个保障点和关注点。抓好这项目建设和服务提升,需要大家深层次审视自我、多角度分析形势、高立点把握机遇,全方位应对挑战,从而确保大力度推进工作。从宏观方面看,2012年我们将面临“三大机遇”、“三大压力”。
三大机遇:一是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带来的发展机遇。2012年,国家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宏观政策环境总体上不会再紧,有利于保持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同时也有利于旅游项目建设和旅游招商引资。二是中原经济区建设带来的战略机遇。国务院正式出台《关于支持河南省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为全省发展带来了重大历史机遇和战略机遇。特别是我省要完成“三化”协调发展的核心任务,加上我省正处在城镇化、工业化快速推进阶段,内需市场优势明显,我省正逐步得到各类资本、资金的青睐,旅游业作为“三化”协调发展的引领产业,也必将成为资金注入和财富聚集的洼地。三是旅游多方合作局面带来的环境机遇。今年以来,我们强化多方合作,与省直有关部门、重点旅游市、金融机构、旅游院校、旅游企业等签定了战略合作协议,省旅游局多次向国家旅游局和省委省政府汇报工作、争取支持。通过上下联动、左右互动,我省大旅游发展格局已初步形成,为我省旅游项目建设和旅游服务提升创造了良好的大环境。
三大压力:一是国际国内经济趋缓带来的压力。从国际看,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短期内难以消除,主要经济体周期性经济危机、结构性矛盾和政治因素叠加,国际市场低迷可能成为常态,世界经济复苏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更加凸显,外需减弱可能导致经济增长放缓。从国内看,经济增速回落与物价仍处于高位相互交织,投资需求逐步放缓,为我省旅游引进外部资金增加了难度。二是要素保障趋紧带来的压力。2012年,资金、土地、能源、环境等要素保障趋紧、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将成为常态,对旅游项目建设包括环评、立项、开工等各个环节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是周边竞争趋强带来的压力。周边省份旅游业发展异彩纷呈,市场优势此消彼长,区域旅游的竞争更加激烈。各省抢抓机遇、竞相发展的势头更为强劲,如果我们稍有懈怠,就可能陷入被动、落于人后。
综合来看,我们面临着很多机遇,也有一定的压力,但有利因素多于不利因素,机遇大于挑战。因此,在明年的工作中,既要看到机遇,增强信心,又要正视困难和挑战,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在应对挑战、克服困难、解决问题中顺势而为、迎难而上,推动旅游项目建设有更大突破,推动旅游服务质量有更大提升。
四、大力推动旅游项目建设和旅游服务质量提升
2012年,要按照“引进大资金、建设大项目、推动大融合、形成大服务、营造大环境、推动大发展”的思路,狠抓旅游项目建设和服务质量提升,为旅游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坚实保障。概括起来,就是要“做到四个适应”,“构建四个体系”:
(一)与省政府招商引资战略相适应,构建旅游招商引资平台体系。郭庚茂省长提出,2012是全省“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年”。要求我们不仅要把客商引过来,更要把项目落下来,不仅要注重量的增长,还要注重质的提高。明年要注重做到“八个对接”,搭建“八个平台”,确保招商引资工作持续化、常态化。一是与国家旅游局驻外办事处对接,利用其成熟的外联网络,搭建境外招商引资平台。二是与省政府重大招商引资活动和旅游节庆对接,搭建专题活动招商平台。三是与金融机构对接,积极为银行和旅游企业牵线搭桥,搭建银企合作平台。四是与各地商会组织对接,搭建民间融资平台。五是与各类姓氏宗亲会、联谊会对接,搭建亲情招商平台。六是与信托、证券等机构合作,搭建资本市场融资平台。七是与央企等大型旅游企业合作,搭建直接融资平台。八是与门户网站合作,开辟旅游项目招商专栏,搭建网络招商平台。要真诚对待投资商,做好跟踪服务,力争把框架协议落实到具体项目,把意向变为协议,把协议变为合同。确保全年签约旅游招商引资合同金额超过300亿元,实际到位金额超过200亿元,完成旅游投资超过200亿元。
(二)与产业融合发展趋势相适应,构建多元化旅游产品体系。一是要与文化融合发展,打造文化旅游产品。牢牢抓住国家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机遇,落实好省旅游局、省文化厅关于促进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的战略合作协议,策划建设一批文化旅游项目,2012年共同选择10个文化旅游区重点打造。二是要与农业融合发展,打造乡村旅游产品。要以“百村万户”旅游富民工程为抓手,落实好省旅游局与省农业厅、省委农办、省扶贫办、省农信社等部门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动乡村旅游和农业休闲旅游的发展,2012年将共同选择30个特色旅游村进行重点打造。三是与住建、林业、水利、国土、工信等部门融合发展,重点实施“五个十工程”。共同选择10个风景名胜区、10个自然保护区、10个水利风景区、10个地质公园、10个工业旅游企业予以重点支持,力争在厅局融合方面形成新亮点。
(三)与转型升级要求相适应,构建现代产业要素体系。一是抓好要素集聚。通过产业集聚区建设,带动旅游要素的集约发展。目前我省旅游产业集聚区标准的起草工作已经启动。下一步,我们将通过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我省旅游产业集聚区从占地面积、建设内容、投资总额、从业人数、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系统衡量,最终建立动态和常态的管理机制。2012年,我们将会同相关部门尽快出台全省旅游产业集聚区建设指导意见,为集聚区建设营造更为宽松的政策环境。二是推动要素升级。依托城市和现代化交通配置资源,加快由旅游城市向城市旅游转变,打造一批城市旅游休闲街区和特色旅游主题公园。大力扶持和引导温泉度假、山地休闲、医疗养生等业态的发展,推动一般消费型要素向高端休闲型要素转变。三是完善要素配套。目前,旅游六要素中,“购”这一环节还相对薄弱。明年要举办全省旅游商品创意设计大赛,开展“10种最具河南特色的旅游纪念品、10个最具创意的旅游商品设计大师、10大最具实力的旅游商品生产企业、10家最具潜力的旅游商品营销机构”评选活动,进一步调动旅游商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积极性。
(四)与游客多样化需求相适应,构建优质旅游服务体系。一是完善公共服务。省旅游服务中心要加快建设进度,明确明年9月主体功能落地运营。各市游客服务中心要提高科技化、信息化水平,为游客提供更为方便快捷的旅游。二是推进标准化建设。在五家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单位评估验收的基础上,推动旅游标准的应用和普及。要进一步完善“百村万户”旅游富民工程标准体系,组织有关专家开展前期论证、确定指标、制定标书,适时制定相关标准。三是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继续开展零负团费、挂靠承包、强迫或变相强迫消费专项治理行动,有效解决长期困扰旅游服务质量的难症和顽症。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旅游质量监督员和社会监督员的作用,加强对旅游市场的动态监控。在全省建立以游客满意度为主的旅游目的地评价机制。四是进一步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水平。按照依法治省的要求,坚持依法行政,确保旅游执法透明、执法公正、服务于民。继续开展旅游行政人员、企业中高级管理人员和导游人员的分级分类培训,全年培训人数超过3万人。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树立旅游系统的良好形象。
同志们,2011年工作即将结束,2012年工作即将开始。这段时间,我们既要查漏补缺,确保收好尾,又要科学谋划,确保开好局,时间非常紧,任务非常重。希望大家认真领会这次会议精神,在做好项目建设和服务质量提升工作的基础上,全面总结、通盘考虑、统筹安排,推动全省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
2011年12月27日

- ·关于深入开展“品质旅游 伴你远 07-06
- ·河南省旅游质量监督管理所暑期旅 07-04
- ·关于召开庆“七一”暨创先争优活 06-28
- ·关于印发《河南省旅游局2012-20 06-26
- ·关于报送2012年上半年旅游监管工 06-26
- ·关于召开2012全省旅游项目暨乡村 05-25
- ·河南省旅游局河南省人民政府宗教 05-24
- ·关于确定首批全省旅游标准化试点 05-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