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世界性区域贸易中心,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国际滨海旅游度假胜地,国际著名港口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位于山东半岛南端(北纬35°35'~37°09',东经119°30'~121°00')、黄海之滨,东北与烟台市毗邻,西与潍坊市相连,西南与日照市接壤。青岛是副省级城市和全国5个计划单列市之一。青岛是我国举办大型赛事和国际盛会最多的大都市之一,2008年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和2009年济南全运会分赛场均设于青岛,2013、2014年连续两届世界杯帆船赛、2014年世界园艺博览会也将在青岛举办。
青岛市是国家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区域中心城市、胶东半岛的经济中心城市、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胶南、即墨、胶州、平度、莱西为青岛的5大卫星城。青岛因名牌企业众多,被誉为:“中国品牌之都”、“世界啤酒之城”。2008年青岛成功举办第29届奥运会帆船比赛成为奥运之城,被誉为“世界帆船之都”。2011年1月7日,国务院批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青岛市作为其核心区域和龙头城市。
青岛市地处山东半岛的咽喉部位,濒临黄海,环绕胶州湾,山海形胜,腹地广阔。青岛市区坐落于花岗岩地质之上,建筑地基条件优异。青岛市共有河流224条,分为大沽河、北胶莱河以及沿海诸河流三大水系。大沽河是胶东半岛最大的河流,干流179.9公里,流域面积6131.3平方公里。年平均径流量22.51亿立方米(1956~1985)。即墨段河道宽280~320米,最大泄水量5474立方米每秒,建有地下水库。莱西产芝水库为胶东最大水库,库容4亿立方米。胶南藏南陡崖子水库是开发区等地的重要饮用水源地。
青岛市与日本东京处于相同纬度,气候相似,属于北温带季风区域,具有海洋性气候特征——空气湿润,温度适中,四季分明,日温差小,气温升降平缓。根据1898年以来的资料,青岛年平均气温12.7℃。最高气温高于30℃的天数,年平均为11.4天;最低气温低于-5℃的天数,年平均为22天。年平均无霜期251天,比相邻地区长一个月。
青岛市降水量年平均为662.1毫米,年平均降雪日数只有10天。年平均气压为1008.6毫帕。年平均风速为5.2米/秒,以东南风为主导风向。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3%,7月份最高,为89%;12月份最低,为68%。 青岛春季持续时间较长,气温回升缓慢;夏季较内陆推迟1个月到来,湿润多雨,但无酷暑,7月平均温度23度;秋季天高气爽,降水少,持续时间长;冬季较内陆推迟15-20天到来,气温低,但并无严寒,一月平均日最低气温-3℃。青岛属正规半日潮港,潮差为1.9~3.5米,大潮差发生于朔或望(上弦或下弦)日后2~3天。
深厚的齐鲁文化底蕴与现代西方文明在青岛交流碰撞,孕育出独特的青岛文化现象。古代青岛,是传统文化重地,近代又成为新儒学研究中心,德国人卫礼贤在青岛设立礼贤书院及尊孔文社,请西方哲学家与中国大儒探讨儒家思想,从新的视角研究儒家思想。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青岛迎来了文化高峰,康有为、沈从文、闻一多、老舍、洪深、梁实秋、王统照、萧军、萧红、舒群等众多文化名人先后定居青岛,臧克家、吴伯萧、王亚平、于黑丁、崔嵬、孟超等新秀在青岛文坛脱颖而出。《骆驼祥子》、《山雨》、《奇迹》、《烙印》、《生死场》、《劫后桃花》等大批优秀作品在青岛完成。30年代青岛的中文报纸有《青岛时报》、《青岛民报》、《正报》、《青岛晨报》等近二十家,外文报纸有《泰晤士报》、《大青岛报》、《青岛公报》等近十家。建国后,青岛涌现出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作品,如刘知侠的《铁道游击队》、冯德英的《苦菜花》、姜树茂的《渔岛怒潮》等。青岛市有5种地方特色曲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茂腔、柳腔、胶州秧歌、胶东大鼓、崂山道教音乐。茂腔和柳腔是青岛独特的地方戏曲,素有“胶东双花”的美誉,分别流行与胶州和即墨。胶州秧歌,传承自元杂剧,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 ·[交通]7条隧道贯穿中州大道 为老城与新区“解
- ·[交通]BRT车道多处受损太颠簸 整修还靠“打补
- ·[交通]十几对列车晚点 铁路局微博公布消息并致
- ·[天气]本周雷阵雨与高温并存 局部将有高温闷热
- ·[天气]今明河南省十市有暴雨 未来三天依然阴雨
- ·[交通]中州大道综合整治工程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