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绍兴今年已推出3部旅游微电影。从3月开始,《樱为爱情》、《樱为爱情II·五月之恋》以及《爱在绍兴》相继推出,让绍兴旅游尝到了“几万元的投入,带来几百万元的门票”的甜头。
微电影主要利用新媒体播放,传播主题更专业,与受众的互动性更强。在《爱在绍兴》的微电影中,平日忙于工作的父母带着儿子游绍兴,圆了儿子的梦想,弥补了父母们内心的歉疚。该片上传到各大网站不到一周,就吸引了60余万次点击。中国当下有5.13亿互联网用户和3.56亿手机网民,微电影营销对旅游业的推动作用不言而喻。
今年以来,旅游微电影的营销价值日益凸显。浙江省首部旅游音乐微电影《离开温州一小时》,于今年3月在仙居拍摄完毕,电影应景地采集了许多油菜花田的美景,看过该片的网友纷纷留言表示要去仙居看油菜花。再如绍兴的几部旅游微电影融合了诸多旅游营销要素,从描写男女爱情到家庭亲情,从主推景区风光到凸显古城文化,从单纯游走到旅游六要素,把营销组合手段与文化营销纳入其中。
微电影的制作成本低、周期短、投放快;其故事性和互动性,使得消费者乐于观看进而转发,成为营销的重要武器。
以凯迪拉克为例,为宣传其新品轿车,斥千万元巨资推出《66号公路》短片,引发上亿次网络点击。这一效果是其他营销方式很难在短时间里达到的。
旅游微电影完全有可能在未来的旅游营销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业内人士大胆预估,微电影引爆的产业——如果可以把微电影看作一个新产业的话——其产值在未来5年内会破百亿。但是它的滥用以及由此带来的问题需要引起我们足够的注意。
旅游微电影与一般微电影有着本质的差别。旅游微电影的立足点在营销,既不能完全超脱于商业味,又不能把赤裸裸的营销目的展示出来。从这方面来看,它更多属于公共关系的范畴,这就需要策划与创意。
一些地方或机构看到旅游微电影的效应就盲目仿效,在铺天盖地之后,难免摆脱千篇一律的毛病。现在有些旅游微电影的滥情问题已经很严重。旅游微电影如何有自己的独特性,是需要制作者花大力气考虑的。
- 《大河报》区域一体化旅游联盟实现共赢 2012-8-28 9:45:16
- 《大河报》2012年第二季度旅游投诉受理情况出炉 2012-8-28 9:41:29
- 《国际商报》旅游业成"中国服务"品牌的突破口 2012-8-27 8:50:57
- 《参考消息》中国收紧游客签证或影响旅游业 2012-8-27 8:45:47
- 《第一旅游网》把厨政管理方式借用到旅游规划管理上 2012-8-16 8:43:31
- ·[交通]7条隧道贯穿中州大道 为老城与新区“解
- ·[交通]BRT车道多处受损太颠簸 整修还靠“打补
- ·[交通]十几对列车晚点 铁路局微博公布消息并致
- ·[天气]本周雷阵雨与高温并存 局部将有高温闷热
- ·[天气]今明河南省十市有暴雨 未来三天依然阴雨
- ·[交通]中州大道综合整治工程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