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旅游联盟都做些啥
记者从《南水北调中线5+13区域旅游合作章程》中清晰地看到,除了确立联盟理事会,明确成员的权利和义务,还要求各成员之间围绕工作互访交流、开展旅游业务培训、信息服务共享、精品线路整合、客源市场互送等方面开展合作,不断扩大区域旅游联盟影响力,努力把区域旅游合作推向纵深。
沿黄九省(区)黄河之旅旅游联盟等其他一体化联盟也都把“共同促进沿线旅游业的发展,在区域内推出一批重点旅游景区和精品旅游线路”列入重要合作目标。在其他的旅游联盟中,“共同”和“相互”是出现最多的关键字眼。对区域内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包装,共同打造涵盖该区域重点景区的精品旅游线路,组织指导本地旅行社优先推介区域内的旅游线路,定期制定联合营销计划,充分利用资源互补优势,相互输送客源,相互支持在对方地区举办旅游推广和促销活动,相互推荐优质旅游开发项目,实现区域市场一体化,建立完善各省、直辖市间旅游投诉、突发事件的处理联动机制,及时解决游客和旅游企业在对方区域内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对突发性、群体性的投诉案件做到“质监协作、品质保障、异地投诉、就地解决”。
联盟的关键赢点是合作
旅游是一项富民产业,旅游联盟是逾越行政区划障碍、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旅游崭新模式,成员单位能够跨越行政区划界限、凝聚各方力量、打破行业壁垒、促进大旅游协调发展是一个创新。吸引国内外广大游客到该区域内观光旅游,形成巨大的品牌效应,这是各地旅游业发展的终极目标。
“一个个区域旅游联盟的成立,必将发挥旅游业综合带动作用,带动沿线城市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省旅游局范修芳局长认为。
国家旅游局规划财务司副司长胡书仁认为,区域一体化旅游联盟的建立将有助于推动沿线区域经济、文化、旅游等产业的快速发展,真正实现各个区域的“合作、发展、互惠、共赢”。
中国旅游研究院的相关学者指出,区域旅游联盟成立切忌走形式,需要实质性地组合抱团。很多旅游景点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跨地区连绵而成,把它们看做一个区域的综合旅游产品共同打造,更加完整,更有连续性,可观赏性也更强。另外它们的文化根脉也是存在千丝万缕联系的,从单个景区、单个地区看价值不高,但连起来看,意义非同寻常,旅游价值更高,系统性更强。旅游联盟成败的关键是合作互惠,区域内的成员单位必须放弃本地区、本部门小团体利益,把眼界放宽,把眼光放远,把合作放在第一位,共赢作为首要大局。
- 《中国旅游报》旅游微电影营销不能盲目效仿 2012-8-28 9:51:13
- 《大河报》2012年第二季度旅游投诉受理情况出炉 2012-8-28 9:41:29
- 《国际商报》旅游业成"中国服务"品牌的突破口 2012-8-27 8:50:57
- 《参考消息》中国收紧游客签证或影响旅游业 2012-8-27 8:45:47
- 《第一旅游网》把厨政管理方式借用到旅游规划管理上 2012-8-16 8:43:31
- ·[交通]7条隧道贯穿中州大道 为老城与新区“解
- ·[交通]BRT车道多处受损太颠簸 整修还靠“打补
- ·[交通]十几对列车晚点 铁路局微博公布消息并致
- ·[天气]本周雷阵雨与高温并存 局部将有高温闷热
- ·[天气]今明河南省十市有暴雨 未来三天依然阴雨
- ·[交通]中州大道综合整治工程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