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七大加速计划” 助旅游进入快车道
http://www.hnta.cn 2013-2-5 8:33:57 来源:河南日报 点击:次
引言2013年,河南旅游积极围绕中原经济区建设的目标,以建设国内一流、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为已任,在2012年实施“七大提升计划”的基础上,重点着力“七大加速计划”,紧紧牵住旅游市场化的“牛鼻子”,从七个方面具体抓落实抓提升。
加速旅游品牌化进程
统筹谋划,系统推动,打造旅游聚集区品牌、城市集散地品牌、度假区品牌、景区品牌、酒店品牌、旅游商品品牌、旅游演艺品牌、旅游营销品牌和旅游服务品牌。特别是在区域性旅游品牌(南水北调中线旅游带、黄河文化旅游带、中原经济区城市旅游带)建设中力争主导地位。鼓励和支持旅游企业培育知名商标、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产品品牌。
解读:我们现在就是缺一些大的品牌,虽然说已经有了云台山、少林寺、龙门石窟、清明上河园等知名的旅游品牌,但这些都还算是局部的品牌,而河南旅游缺少的是整体品牌、在全国叫得响的品牌。所以我们要统筹谋划,把旅游品牌建设融入到旅游发展的各个要素中,实现旅游品牌的整体提升、突破、提速。
加速投资多元化进程
以中博会旅游产业对接活动为重点,突出抓好招商引资专项活动,力争全年旅游招商引资金额超过300亿元。继续与省金融办联合举办银企深度合作对接活动,落实各大银行对旅游业的贷款授信。支持旅游企业与信托、证券、担保公司合作,拓宽融资渠道。贯彻落实《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旅游业的实施意见》,发挥政府旅游发展资金的奖补和贴息导向作用,引导各类民间资本参与全省旅游项目建设,确保全年全省完成旅游投资超过250亿元。
解读:河南旅游要加大投入,开发新的业态产品,延长旅游产业链、产品链,这些都需要投资。2013年,全省完成旅游投资将超过250亿元,应当说这样大规模的投资是可观的,将对河南旅游的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加速营销市场化进程
积极整合政府、部门、企业、媒体、民间组织“五方力量”,构建政府主导的城市形象营销、部门联合的行业协作营销、企业自主的产品推广营销、媒体跟进造势营销、民间组织代理营销的多渠道营销体系,努力形成广覆盖、全方位、多层面的叠加效应。加强与民航、铁路部门的联合,重点组织好旅游航空推介、高铁旅游宣传推广系列活动,以“流动的河南”为主题,联合高铁沿线各省市,深度推广河南旅游。同时,继续会同有关市和省直有关部门办好三门峡国际黄河旅游节、云台山国际旅游节、“河南万人游哈密(自驾行)”等活动,借助国家和省的活动平台,利用中俄旅游年、国际旅游交易会、国内旅游交易会、中博会等展会宣传促销河南旅游。继续加大与我国港澳台和东南亚、东北亚、欧美以及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主体市场的交流合作。加强与境内外主要客源地旅游机构、旅行商的联系与合作,鼓励发展入境游,对引客入豫的旅游企业实施奖励。利用少林寺武术馆的平台,建立海外国际少林武术家协会分会、武术馆海外分馆和旅游推广中心等办事机构,作为河南旅游在国际市场的产品销售网络。与国际旅游组织和实力较强的国际旅游批发商建立河南旅游推广联盟,通过营销代理,加大河南旅游推介。
解读:2013年河南旅游将积极整合政府、部门、企业、媒体、民间组织“五方力量”,在整合方面充分做文章,整合形成的力量能提高河南旅游的效率和质量。
加速管理规范化进程
继续开展市场秩序整治活动,借助《旅游法》出台机遇,加大旅游执法监察,建立重大旅游违规案件的督办台账制度,研究建立旅游企业诚信评价体系,强化旅行社、星级饭店、A级景区的退出机制。做好省人大、省政协换届后旅游服务质量监督员的更新工作,适时聘请新一批旅游服务质量监督员,继续促进旅游服务质量监督活动常规化。强化旅游基层站所和执法队伍建设,加强对旅游市场的监督与管理,进一步净化旅游业发展环境。采取试点先行、逐步推开的方式,对全省4A级以上景区和部分星级饭店、国际旅行社进行游客满意度调查和评价。
解读:河南旅游要提高市场管理的规范化进程,体现管理精细化特色。管理体现一个景区的服务水平,有什么样的管理水平才有什么样的服务品质,所以河南旅游提高管理规范化进程确实是当务之急。
加速服务标准化进程
深入推进旅游标准化试点工作。对全省首批旅游标准化试点2个省辖市、4个县(市)和18个旅游企事业单位进行指导,鼓励试点单位探索创新旅游标准化试点工作经验。认真开展温泉度假、旅游汽车、社会餐馆等级评定国家标准的实施工作。
解读:河南旅游一定要实现服务标准化,我们要深入推进旅游标准化试点工作,鼓励试点单位探索创新旅游标准化试点工作经验。
加速企业集团化进程
推进旅游集团组建工作,支持重点旅游企业转变理念、拓展业务、延伸触角、拓展空间。在支持云台山、龙门旅游集团、嵩山少林、清明上河园有限公司发展提升的基础上,重点支持河南中旅集团、河南中州集团、中原铁道旅游集团等一批旅游企业拓展旅游业务,拉长产业链条,为实现“十二五”营销收入超过10亿元奠定基础。支持河南旅游集团、中原旅游集团、河南国旅、河南康辉、河南中青旅等旅游企业做大做强。支持河南金城、河南中信、郑州海外等旅行社通过经营模式创新发展壮大。
解读:河南旅游现在缺少大的企业集团,而大企业集团对全省旅游的引领作用不可忽视,对一个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发挥引领、带动、示范作用,缺少大企业集团是河南旅游的薄弱环节,所以河南旅游要培养在全国甚至在国际上有影响的大的旅游集团已是势在必行。
加速旅游信息化进程
认真组织实施国家863计划项目,组织编制《河南旅游信息化规划》,完成河南旅游云平台二期工程,省、市、县(区)三级联动的旅游产业监测调度平台一期工程。建设全省旅游共享基础数据库、旅游企业同业平台,构建新媒体网络营销渠道。在省旅游局正式启用协同办公OA系统。开展河南旅游863信息服务、旅游电子商务和旅游信息化城镇试点建设,与移动、电信等部门合作,全面提升河南旅游信息化水平。
解读:旅游信息化的发展对旅游经济尤为重要,现在旅游产品越来越多,越来越丰富,信息化建设则为景区和游客、产品和需求之间架起了一座金桥。(本文政策解读:河南省政府参事、省发改委经济研究所所长郑泰森)
加速旅游品牌化进程
统筹谋划,系统推动,打造旅游聚集区品牌、城市集散地品牌、度假区品牌、景区品牌、酒店品牌、旅游商品品牌、旅游演艺品牌、旅游营销品牌和旅游服务品牌。特别是在区域性旅游品牌(南水北调中线旅游带、黄河文化旅游带、中原经济区城市旅游带)建设中力争主导地位。鼓励和支持旅游企业培育知名商标、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产品品牌。
解读:我们现在就是缺一些大的品牌,虽然说已经有了云台山、少林寺、龙门石窟、清明上河园等知名的旅游品牌,但这些都还算是局部的品牌,而河南旅游缺少的是整体品牌、在全国叫得响的品牌。所以我们要统筹谋划,把旅游品牌建设融入到旅游发展的各个要素中,实现旅游品牌的整体提升、突破、提速。
加速投资多元化进程
以中博会旅游产业对接活动为重点,突出抓好招商引资专项活动,力争全年旅游招商引资金额超过300亿元。继续与省金融办联合举办银企深度合作对接活动,落实各大银行对旅游业的贷款授信。支持旅游企业与信托、证券、担保公司合作,拓宽融资渠道。贯彻落实《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旅游业的实施意见》,发挥政府旅游发展资金的奖补和贴息导向作用,引导各类民间资本参与全省旅游项目建设,确保全年全省完成旅游投资超过250亿元。
解读:河南旅游要加大投入,开发新的业态产品,延长旅游产业链、产品链,这些都需要投资。2013年,全省完成旅游投资将超过250亿元,应当说这样大规模的投资是可观的,将对河南旅游的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加速营销市场化进程
积极整合政府、部门、企业、媒体、民间组织“五方力量”,构建政府主导的城市形象营销、部门联合的行业协作营销、企业自主的产品推广营销、媒体跟进造势营销、民间组织代理营销的多渠道营销体系,努力形成广覆盖、全方位、多层面的叠加效应。加强与民航、铁路部门的联合,重点组织好旅游航空推介、高铁旅游宣传推广系列活动,以“流动的河南”为主题,联合高铁沿线各省市,深度推广河南旅游。同时,继续会同有关市和省直有关部门办好三门峡国际黄河旅游节、云台山国际旅游节、“河南万人游哈密(自驾行)”等活动,借助国家和省的活动平台,利用中俄旅游年、国际旅游交易会、国内旅游交易会、中博会等展会宣传促销河南旅游。继续加大与我国港澳台和东南亚、东北亚、欧美以及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主体市场的交流合作。加强与境内外主要客源地旅游机构、旅行商的联系与合作,鼓励发展入境游,对引客入豫的旅游企业实施奖励。利用少林寺武术馆的平台,建立海外国际少林武术家协会分会、武术馆海外分馆和旅游推广中心等办事机构,作为河南旅游在国际市场的产品销售网络。与国际旅游组织和实力较强的国际旅游批发商建立河南旅游推广联盟,通过营销代理,加大河南旅游推介。
解读:2013年河南旅游将积极整合政府、部门、企业、媒体、民间组织“五方力量”,在整合方面充分做文章,整合形成的力量能提高河南旅游的效率和质量。
加速管理规范化进程
继续开展市场秩序整治活动,借助《旅游法》出台机遇,加大旅游执法监察,建立重大旅游违规案件的督办台账制度,研究建立旅游企业诚信评价体系,强化旅行社、星级饭店、A级景区的退出机制。做好省人大、省政协换届后旅游服务质量监督员的更新工作,适时聘请新一批旅游服务质量监督员,继续促进旅游服务质量监督活动常规化。强化旅游基层站所和执法队伍建设,加强对旅游市场的监督与管理,进一步净化旅游业发展环境。采取试点先行、逐步推开的方式,对全省4A级以上景区和部分星级饭店、国际旅行社进行游客满意度调查和评价。
解读:河南旅游要提高市场管理的规范化进程,体现管理精细化特色。管理体现一个景区的服务水平,有什么样的管理水平才有什么样的服务品质,所以河南旅游提高管理规范化进程确实是当务之急。
加速服务标准化进程
深入推进旅游标准化试点工作。对全省首批旅游标准化试点2个省辖市、4个县(市)和18个旅游企事业单位进行指导,鼓励试点单位探索创新旅游标准化试点工作经验。认真开展温泉度假、旅游汽车、社会餐馆等级评定国家标准的实施工作。
解读:河南旅游一定要实现服务标准化,我们要深入推进旅游标准化试点工作,鼓励试点单位探索创新旅游标准化试点工作经验。
加速企业集团化进程
推进旅游集团组建工作,支持重点旅游企业转变理念、拓展业务、延伸触角、拓展空间。在支持云台山、龙门旅游集团、嵩山少林、清明上河园有限公司发展提升的基础上,重点支持河南中旅集团、河南中州集团、中原铁道旅游集团等一批旅游企业拓展旅游业务,拉长产业链条,为实现“十二五”营销收入超过10亿元奠定基础。支持河南旅游集团、中原旅游集团、河南国旅、河南康辉、河南中青旅等旅游企业做大做强。支持河南金城、河南中信、郑州海外等旅行社通过经营模式创新发展壮大。
解读:河南旅游现在缺少大的企业集团,而大企业集团对全省旅游的引领作用不可忽视,对一个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发挥引领、带动、示范作用,缺少大企业集团是河南旅游的薄弱环节,所以河南旅游要培养在全国甚至在国际上有影响的大的旅游集团已是势在必行。
加速旅游信息化进程
认真组织实施国家863计划项目,组织编制《河南旅游信息化规划》,完成河南旅游云平台二期工程,省、市、县(区)三级联动的旅游产业监测调度平台一期工程。建设全省旅游共享基础数据库、旅游企业同业平台,构建新媒体网络营销渠道。在省旅游局正式启用协同办公OA系统。开展河南旅游863信息服务、旅游电子商务和旅游信息化城镇试点建设,与移动、电信等部门合作,全面提升河南旅游信息化水平。
解读:旅游信息化的发展对旅游经济尤为重要,现在旅游产品越来越多,越来越丰富,信息化建设则为景区和游客、产品和需求之间架起了一座金桥。(本文政策解读:河南省政府参事、省发改委经济研究所所长郑泰森)
作者:李延庆 翟传鸣 通讯员:
(责任编辑:志威)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 《河南日报》2012年河南省旅游“好风光” 挣了3364.1亿元 2013-2-4 9:38:43
- 《河南日报》瞄准高铁旅游 河南打出“组合牌” 2013-1-29 9:09:03
- 《河南日报》《中原经济区规划》出台 河南旅游业重任在肩 2013-1-23 19:58:18
- 《河南日报》2012河南旅游亮点纷呈 2013-1-23 19:56:28
- 《河南日报》诚招天下客 誉从信中来 2012-11-20 14:44:51
- ·[交通]7条隧道贯穿中州大道 为老城与新区“解
- ·[交通]BRT车道多处受损太颠簸 整修还靠“打补
- ·[交通]十几对列车晚点 铁路局微博公布消息并致
- ·[天气]本周雷阵雨与高温并存 局部将有高温闷热
- ·[天气]今明河南省十市有暴雨 未来三天依然阴雨
- ·[交通]中州大道综合整治工程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