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初秋的栾川,山水分外妖娆,老君山、鸡冠洞、重渡沟等旅游景区依然是游人如织。
近年来,“中国首批旅游强县”栾川紧抓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大机遇,围绕品牌营销、项目带动、产业规模等方面,提升“栾川模式”的内涵,通过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推动旅游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创新营销
开拓旅游大市场
刚刚落下“消夏避暑节”的帷幕,栾川县于8月25日迎来了来自北京的首个旅游包机团。
“城在山中、水在城中、楼在绿中、人在画中”的栾川风光令人陶醉,“栾川模式”催生的“休闲栾川”旅游品牌——山水游、农家游、温泉游、滑雪游,吸引越来越多的海内外宾客。今年上半年,全县共接待游客39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5.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8%和17.5%。
“多渠道、全方位的的营销方式让栾川的城市魅力倍增,也为打造旅游目的地城市奠定了坚实基础。”栾川县旅工委主任孙欣欣娓娓道来:“今年栾川已经投入700万元在中央电视台、河南电视台等主流媒体进行全方位旅游宣传。组织7个景区分别在洛阳、郑州、太原、石家庄等地举行了‘花开古都洛阳、相约5A栾川’旅游推介会。投资40万元建设的栾川旅游体验网,展现了栾川的数字化旅游品牌形象。”
为提升旅游形象,栾川的营销方式不断创新。第二届伏牛山旅游商品博览会、老君山文化旅游节、重渡沟山水狂欢节等节会活动亮点频现。接下来还要举办金秋红叶节、伏牛山滑雪节等,再掀栾川旅游节庆活动新高潮。与此同时,组织济南、武汉、南京等15地市旅行商到栾川踩线,依次拓展远程市场;“栾川旅游营销金点子大赛”作品征集也在进行。
项目建设
助推“栾川模式”提升转型
“9月,栾川将在北京召开‘栾川模式创新与发展研讨会’,深化‘栾川模式’内涵,扩大在国内的影响力。”栾川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赵改新告诉记者,继栾川县投入6.08亿元成功创建5A级旅游景区老君山·鸡冠洞之后,全县今年共确定旅游重点项目11个,项目总投资39.9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4.83亿元。栾川县正强力推进项目建设,以此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旅游功能,助推“栾川模式”提升转型。
老君山深度开发项目今年已完成投资3000万元,金顶复建项目玉皇顶铜包装项目正在进行扫尾工程;听雪湖大酒店主体项目已完工;君山公路扩宽改造项目主车道的沥青已铺设完成;伊河源生态观光旅游度假区项目正在进行地质勘探和详细规划……
洛栾高速今年年底全线通车,也为游客来栾川旅游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条件。年底前栾川将完成秋潭水上乐园二期、杨树坪旅游新村建设等工程;伊和源休闲度假区完成了停车场、游客接待中心及配套设施建设;蝴蝶谷旅游休闲度假山庄建成的12栋产权式度假别墅,成了栾川旅游新亮点。同时,农家乐管理和服务水平也在提升,石庙香草基地、合峪镇柳坪观光园、三川镇彩叶树观光园按照A级标准,纳入了旅游接待线路;山珍、蛹虫草、柿子醋、藤编等特色农副土特产品,让前来的游客爱不释手。
“栾川模式”促进了栾川旅游加速运行。
栾川县委副书记、县长昝宏仓坚定地说:“深化‘栾川模式’内涵,创建国家级山地旅游度假示范区,实现栾川旅游‘二次创业’。面对中原经济区建设的热潮和洛阳打造‘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的战略定位,大项目正支撑着栾川在旅游转型升级的快速路上飞奔。”
- 《中国旅游新闻网》原生态乡村旅游规划设计分析 2012-9-3 9:05:29
- 《人民网》中国旅游业十年迈出六大步 未来必成幸福产业 2012-8-31 15:22:18
- 《第一旅游网》 企业要发展 先为员工“服务” 2012-8-30 8:41:22
- 《中国旅游报》旅游微电影营销不能盲目效仿 2012-8-28 9:51:13
- 《大河报》区域一体化旅游联盟实现共赢 2012-8-28 9:45:16
- ·[交通]7条隧道贯穿中州大道 为老城与新区“解
- ·[交通]BRT车道多处受损太颠簸 整修还靠“打补
- ·[交通]十几对列车晚点 铁路局微博公布消息并致
- ·[天气]本周雷阵雨与高温并存 局部将有高温闷热
- ·[天气]今明河南省十市有暴雨 未来三天依然阴雨
- ·[交通]中州大道综合整治工程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