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动态 >> 旅游瞭望 >> 理论 >> 正文
价格“信不过” 景区该不该罚?
http://www.hnta.cn 2015/5/26 11:09:48 来源:郑州晚报 点击:

    5月25日,国家旅游局公布了首批“全国旅游价格信得过景区”名单,1801家旅游景区成为首批“信得过”景区。根据名单,南京夫子庙秦淮风光带、苏州园林(拙政园、虎丘山风景区、留园)、千岛湖、华山、塔尔寺、天池等5A级景区榜上有名。

    很多自然景区,属于公共资源,带有不可复制的垄断性质——如果价格上“信不过”,结果也只是少挂了个牌子而已,那么,对它们在旅游市场上的地位与利益,有什么影响呢?这个问题问得再直接一点:价格信不过,又能如何?比如游客去买票,估计没有人能在浩如烟海的各种牌牌中,看看是不是有“价格信得过”这块。就算没这个牌子,既来之、则买票,还有别的选择?

    4月底,国家旅游局公布了专项整治调查结果,全国有44家A级景区被摘牌;代表我国旅游景区最高荣誉的5A级景区中,一批景区被警告。舆论点赞的同时,也表达了某种遗憾:譬如为什么这些景区上了“黑名单”,欠奉一个情况说明。同样,这次的“信得过”景区公布了,而那些“信不过”的景区这次为何“信不过”,也应该让人知道个清楚。至少舆论可以形成压力,倒逼这些景区早日解决问题,争取“信得过”。

    价格问题不是道德问题,要么违规、要么违法。因此,“信不过”就该有后续责罚,而不是不发糖果、不予表扬了事。

作者:邓海建 通讯员:本站
(责任编辑:徐鹏)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网络旅游节热门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