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助推城乡发展一体化
http://www.hnta.cn 2013/12/3 10:21:19 来源:中国旅游报 点击:次
旅游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产业,旅游业以其综合性、关联性和较高的几何效应在城乡发展一体化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提出,“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这是党中央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和主要矛盾,致力于突破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破解三农难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城乡发展一体化是指城市和乡村两个不同特质的经济社会单元和人类聚落空间,在一个相互依存的区域范围谋求融合发展、协调共生的过程。产业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关键是基于城乡统一市场和共享城乡资源背景下的产业统筹。长期以来,有人认为通过市场的引导使城乡工业协调发展是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导因素,有人认为城市影响范围内的都市农业也是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有效途径,但旅游业作为当今世界发展最快的“朝阳产业”,对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特殊作用却很少被关注。经济学的工业化理论认为,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后,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由农业转变为非农产业。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国民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主要来自非农业生产。旅游业是一种非农产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产业。旅游业以其综合性、关联性和较高的几何效应在城乡发展一体化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旅游业是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的重要平台。传统的二元城乡格局的弊端在于城乡空间联系不够紧密,资金、技术、信息、物质、劳动力等生产要素难以实现有效流动,阻碍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以旅游通道为枢纽,以城乡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地为节点,以城乡旅游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区域旅游空间组织模式,可以消除城乡空间分割,加强城乡横向联系,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自由流动,使信息流、资金流、技术流、资源流随着人流涌动到农村和不发达地区,给经济发展带来充足的生产要素和旺盛的需求活力,发挥“民间转移支付、均衡社会财富”的调节作用,有效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2011年至2015年间,在武陵山片区内,湖南省深入推进“旅游扶贫综合示范区”建设。以矮寨奇观旅游区为例,5年内,景区内两个乡镇农民纯收入将由现在的2580元达到8000元,年增长20%以上。
旅游业是推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的重要动力。发展旅游业的过程是改善环境、创造服务的过程,可以带动整个社会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推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一些农村通过发展旅游,加快道路、水电、通信以及环卫等设施建设,有效带动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一些农村发展旅游后,集资办起了教育和医疗,提高了适龄儿童入学率和农民参加合作医疗率,有的还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农民达到社保条件后可以按月领取保障金,农民也能像城里人一样享受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障;一些农村通过开发和保护旅游资源,使广大农民兄弟有了很强的环保意识,促进了当地环境资源、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的保护,增强了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旅游业具有现代服务业的特性,它的发展为农村引入了现代管理理念。一些地方在基层组织的引导下,农民自主决策、民主决策,促进了农村管理民主,一些农村纷纷成立各种协会,民主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旅游业是推进城乡产业互动的重要载体。旅游业具有带动性强、关联度大的特点。据统计,旅游业关联国民经济109个产业、行业和39个部门;旅游收入每增加1元,可带动相关行业增收4.5元;旅游投资每增加1元,可带动其他行业投资5元,产生经济增长的几何效应,实现发展规模的快速扩张。以乡村旅游示范点、旅游小城镇为实现平台的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可以加快城市信息、资金、物资和技术等资源向广大农村地区的流动,带动农村富足劳动力与土地资源要素向二、三产业的转移,促进城乡产业的合理分工、优势互补与联动发展,形成一体化的城乡产业体系。特别是旅游业在促进农业生产结构的转换和农副产品的加工升级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湖南省宁乡县关山村全力推进特色休闲村庄建设,形成了农业观光乡村旅游品牌,农民人均收入超过1.5万元。
旅游业是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重要渠道。旅游业具有就业容量大、门槛低、范围广等特点,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劳动力都有需求,而且涉及相关产业多,就业带动能力强,能够有效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同时,旅游景区一般在城郊或偏远地区,它的集散不一定直接依托于城市核心,有的依托于中心城镇,有的依托于小城镇,有的依托于村落。因此,在什么地方进行聚集和集散,那个地方就形成人群聚集、消费聚集、服务聚集,农民身份转换成高收益非农业人员,从而形成农民城镇化居住,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湖南省南岳区现有五星级酒店1家、四星级1家、三星级1家、在建五星级酒店两家。按吸纳就业1000人来算,这5家星级酒店就可吸纳就业人员5000人,相当于该区城镇人口的六分之一。加上其他289家挂牌宾馆、旅社、招待所,11家旅行社,以及围绕旅游业发展的餐饮业、休闲娱乐、旅游商品等服务业,南岳因旅游解决就业问题的人员多达数万人。
旅游业是推进城乡文化交流、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桥梁。旅游业可以使城乡不同文化、不同生活方式的人们加深彼此的了解,增进友谊,促进文明交流和社会进步。城镇旅游者到乡村去旅游会促进乡村文明意识的提高,乡村旅游者到城市旅游可以开阔眼界、更新观念、增长见识、丰富阅历,促进人的综合素质全面提高。外来旅游企业经营户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农村的住宿卫生条件,还给当地村民带去了科技知识和先进的经营理念,提高了经营效率,进而提高了农民的文明意识和现代素质,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与发展。旅游还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是和谐社会的推进剂,一些村庄组织村民外出旅游后,家庭关系、邻里关系和干群关系也得到了明显改善。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提出,“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这是党中央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和主要矛盾,致力于突破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破解三农难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城乡发展一体化是指城市和乡村两个不同特质的经济社会单元和人类聚落空间,在一个相互依存的区域范围谋求融合发展、协调共生的过程。产业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关键是基于城乡统一市场和共享城乡资源背景下的产业统筹。长期以来,有人认为通过市场的引导使城乡工业协调发展是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导因素,有人认为城市影响范围内的都市农业也是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有效途径,但旅游业作为当今世界发展最快的“朝阳产业”,对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特殊作用却很少被关注。经济学的工业化理论认为,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后,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由农业转变为非农产业。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国民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主要来自非农业生产。旅游业是一种非农产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产业。旅游业以其综合性、关联性和较高的几何效应在城乡发展一体化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旅游业是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的重要平台。传统的二元城乡格局的弊端在于城乡空间联系不够紧密,资金、技术、信息、物质、劳动力等生产要素难以实现有效流动,阻碍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以旅游通道为枢纽,以城乡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地为节点,以城乡旅游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区域旅游空间组织模式,可以消除城乡空间分割,加强城乡横向联系,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自由流动,使信息流、资金流、技术流、资源流随着人流涌动到农村和不发达地区,给经济发展带来充足的生产要素和旺盛的需求活力,发挥“民间转移支付、均衡社会财富”的调节作用,有效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2011年至2015年间,在武陵山片区内,湖南省深入推进“旅游扶贫综合示范区”建设。以矮寨奇观旅游区为例,5年内,景区内两个乡镇农民纯收入将由现在的2580元达到8000元,年增长20%以上。
旅游业是推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的重要动力。发展旅游业的过程是改善环境、创造服务的过程,可以带动整个社会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推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一些农村通过发展旅游,加快道路、水电、通信以及环卫等设施建设,有效带动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一些农村发展旅游后,集资办起了教育和医疗,提高了适龄儿童入学率和农民参加合作医疗率,有的还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农民达到社保条件后可以按月领取保障金,农民也能像城里人一样享受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障;一些农村通过开发和保护旅游资源,使广大农民兄弟有了很强的环保意识,促进了当地环境资源、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的保护,增强了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旅游业具有现代服务业的特性,它的发展为农村引入了现代管理理念。一些地方在基层组织的引导下,农民自主决策、民主决策,促进了农村管理民主,一些农村纷纷成立各种协会,民主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旅游业是推进城乡产业互动的重要载体。旅游业具有带动性强、关联度大的特点。据统计,旅游业关联国民经济109个产业、行业和39个部门;旅游收入每增加1元,可带动相关行业增收4.5元;旅游投资每增加1元,可带动其他行业投资5元,产生经济增长的几何效应,实现发展规模的快速扩张。以乡村旅游示范点、旅游小城镇为实现平台的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可以加快城市信息、资金、物资和技术等资源向广大农村地区的流动,带动农村富足劳动力与土地资源要素向二、三产业的转移,促进城乡产业的合理分工、优势互补与联动发展,形成一体化的城乡产业体系。特别是旅游业在促进农业生产结构的转换和农副产品的加工升级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湖南省宁乡县关山村全力推进特色休闲村庄建设,形成了农业观光乡村旅游品牌,农民人均收入超过1.5万元。
旅游业是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重要渠道。旅游业具有就业容量大、门槛低、范围广等特点,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劳动力都有需求,而且涉及相关产业多,就业带动能力强,能够有效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同时,旅游景区一般在城郊或偏远地区,它的集散不一定直接依托于城市核心,有的依托于中心城镇,有的依托于小城镇,有的依托于村落。因此,在什么地方进行聚集和集散,那个地方就形成人群聚集、消费聚集、服务聚集,农民身份转换成高收益非农业人员,从而形成农民城镇化居住,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湖南省南岳区现有五星级酒店1家、四星级1家、三星级1家、在建五星级酒店两家。按吸纳就业1000人来算,这5家星级酒店就可吸纳就业人员5000人,相当于该区城镇人口的六分之一。加上其他289家挂牌宾馆、旅社、招待所,11家旅行社,以及围绕旅游业发展的餐饮业、休闲娱乐、旅游商品等服务业,南岳因旅游解决就业问题的人员多达数万人。
旅游业是推进城乡文化交流、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桥梁。旅游业可以使城乡不同文化、不同生活方式的人们加深彼此的了解,增进友谊,促进文明交流和社会进步。城镇旅游者到乡村去旅游会促进乡村文明意识的提高,乡村旅游者到城市旅游可以开阔眼界、更新观念、增长见识、丰富阅历,促进人的综合素质全面提高。外来旅游企业经营户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农村的住宿卫生条件,还给当地村民带去了科技知识和先进的经营理念,提高了经营效率,进而提高了农民的文明意识和现代素质,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与发展。旅游还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是和谐社会的推进剂,一些村庄组织村民外出旅游后,家庭关系、邻里关系和干群关系也得到了明显改善。
作者:高扬先 通讯员:
(责任编辑:刘巍)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 从全面深化改革看旅游业发展(上) 2013/12/1 17:19:16
- 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2013/11/30 17:14:58
- 生态旅游健康发展面临的问题 2013/11/29 17:11:26
- 在线旅游市场竞争持续加剧 2013/11/28 11:07:46
- 用制度引导旅游业低碳发展 2013/11/27 10:04:51
- ·[交通]7条隧道贯穿中州大道 为老城与新区“解
- ·[交通]BRT车道多处受损太颠簸 整修还靠“打补
- ·[交通]十几对列车晚点 铁路局微博公布消息并致
- ·[天气]本周雷阵雨与高温并存 局部将有高温闷热
- ·[天气]今明河南省十市有暴雨 未来三天依然阴雨
- ·[交通]中州大道综合整治工程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