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开封市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大力实施旅游带动战略,将旅游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资源开发、产品开发、宣传促销和接待服务四个突破,旅游业由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的转化进程不断加快,旅游收入占全市GDP的比重由1998年的6.8 %、1999年的 10.2 %、2000年的 10.9 %,上升到 2001年的12.4 %和2002年的12.8 %。2004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全市旅游接待总量达114.6万人次,带动相关行业实现旅游总收入达2.53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4.6 %和25.7 %。旅游业以其在“强市富民”中的巨大带动作用得到了广泛认同,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正在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突出特色抓规划,实现资源开发新突破 开封市作为七朝古都和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具有“文物遗存丰富,城市格局悠久,古城风貌浓郁,北方水城独特”的显著特点,遍布全市的名胜古迹,特色浓郁的民俗文化,为开封发展旅游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全市共有文物古迹238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7 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5处。为充分发挥开封的旅游资源优势,确保开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开封市以规划为先导,不断加大旅游资源开发建设步伐,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一是摸清家底、充实完善旅游资源项目库作为重要工作,组织力量对全市(含五县)境内的旅游资源情况进行了全面详细的普查登记,共调查登记有开发价值的旅游资源单体1046个,分别进行了类别划分,写出了评价报告。二是以资源普查为依据,对旅游资源项目库进行了调整和充实。经过努力,全市建立了较为完整的旅游开发项目库,同时有10个旅游开发项目入选省旅游资源开发项目库,从省里争取到旅游项目建设贴息资金456万元。目前清明上河园二期工程“琼林苑”正在加紧建设,精心打造的开封府和朱仙镇岳飞庙、朱仙镇清真寺也以全新的面貌对外开放,使全市旅游景点总数达到17家。三是为确保开封旅游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按照“七朝古都、北方水城、千年梦华”的旅游主题定位,会同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共同编制了《开封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新规划综合性强,涉及面广,起点高,涵盖时间段长,将为开封旅游业的发展提供科学的指导和依据。目前新规划正在进行后期评审阶段。四是为把丰富的旅游资源推向市场,从根本上解决开发资金不足问题,大力开展了招商引资工作,将12个重点旅游开发项目编印成册,对外广泛宣传。成功组织了赴长三角旅游项目招商活动,签署开发合同、协议和意向5份,金额达16.2亿元,分别为水系工程、金明池公园、开封城墙、繁塔—禹王台开发等项目找到了合作伙伴,使旅游资源开发建设步入了新的快速发展时期。 二、扩大市场抓节会,实现宣传促销新突破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开封各种特色节会众多,如菊花花会、庙会、文化节、汽车展、寻根活动等,都是吸引游客的亮点,围绕抓住节会重点,扩大旅游市场,开封市采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旅游宣传促销活动,旅游客源市场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一是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大张旗鼓地宣传开封旅游,仅去年以来在中外媒体上就发表宣传开封旅游的稿件图片520余篇(幅),在中央电视台等媒体播放开封旅游专题片12部,接待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中外记者及旅行商110余批4800余人次。二是积极参加全国和省各种大型旅游宣传促销活动,宣传推介区域遍布全国各地并远至港、澳、台和东南亚的韩国、日本等地。积极组织富有开封特色的旅游大棚车赴重点客源地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促销,如今年上半年的赴合肥、徐州、淮北促销和下半年的赴西安、宝鸡、延安、晋城促销,均收到良好效果,促销团返程途中就接到推介地的组团电话。三是为在节会期间广招游客,每个节会前夕我们都要举办富有特色的宣传活动,特别是在每年的菊会前夕,我们连续举办了“开封金秋游旅游推介会”,邀请中外旅行商及新闻记者到开封考察踩线,通过新闻发布会、特色线路展示、旅游业务洽谈等活动,使每年的菊会期间各地游客纷至沓来,实现了“菊花搭台,旅游唱戏”,如2003年菊会就接待游客145.6万人次,带动相关行业实现旅游总收入2.78亿元,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使菊会成了继黄金周之后的“黄金月”。四是为进一步优化我市旅游交通环境,提高城市形象和品位,我们从主要入市口至市区主要旅游景区(点)沿线,均设置了美观醒目的旅游交通导示牌,为日益增多的来汴游客和自驾车旅游者提供方便。重新编排推出了开封至黄河游览区、开封至兰考焦陵、开封至朱仙镇等旅游线路,对延长游客在汴时间发挥了积极作用。通过以上行之有效的工作,使开封旅游的知名度不断提升,吸引力显著增强,市场份额不断扩大,截止今年10月份,全市已经接待游客1287万人次,带动相关行业实现旅游总收入35.6亿元,与2003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59.3 %和77.1 %,(与2002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24.7 %和21.9 %)。 三、延伸链条抓亮点,实现产品开发新突破 我市文化底蕴深厚,特别是以“宋”文化为主的人文资源展示,是我们的主打旅游品牌,在内容和形式上有着一系列较为成熟的展示手段。在旅游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新的旅游品牌和旅游内容层出不穷的情况下,围绕如何拉长链条、增强亮点、在现有基础上实现创新和突破,一是在创新上下功夫。各景点从展示特色、展示手段和节目内容上进行改革和创新,分门别类地对民俗文化、府衙文化、忠臣文化、佛教文化和商贾文化进行展示。注重参与性和娱乐性,把展示内容用健康向上、游客喜闻乐见的各种表演节目呈现给广大游客。为突出以游客为中心的经营理念,美化园容园貌,完善了游客服务中心、紧急救护中心,按照国际标准规范了各种导示标志牌,为游客的观光游览提供最大便利;二是积极开发新的旅游产品。为克服我市旅游景点过于集中、留不住客人的局面,我们在对现有景点进行完善充实的同时,对开发潜力大、前景好的旅游资源进行挖掘开发,先后开发了朱仙镇岳飞庙、兰考焦裕禄陵园、封丘陈桥驿等特色景点,并对游览线路进行合理编排,开放后受到游客的一致好评,此举有效延长了游客在汴时间,经济和社会效益良好。三是做好了富有地方特色的旅游纪念品的开发工作。旅游购物已日益成为旅游活动 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拉动地方经济发展上正在发挥出重要作用,我市作为历史文化古城,在这方面有着独特优势,汴绣、官瓷、朱仙镇木版年画、特色小吃等享誉全国,围绕“提高档次,形成规模,增加效益”的指导思想,我们对旅游纪念品生产单位政策上扶持,资金上支持,业务上帮助,并建立起了旅游品购物大市场,如今全市已有近20家旅游纪念品定点生产厂家,生产和销售形势喜人,产品畅销国内并远销国外,在旅游旺季供不应求。 四、完善管理抓配套,实现接待服务新突破 旅游接待服务工综合性强,涵盖面宽,涉及“行、游、住、食、购、娱”六大要素,如何创造一个良好的旅游大环境,把客人引来、而且把客人留住、让客人满意,一直是我们的主要努力方向。我们一是狠抓从业人员教育,在全行业推广并树立起了“以人为本,以游客为中心”、“用服务赢得市场,用服务留住客人”的经营理念,在全行业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岗位练兵活动、服务技能大赛和全市导游员、讲解员大赛,大张旗鼓地表彰先进,在“全国百名优秀导游员”、“河南省十佳导游员、十佳讲解员”行列中,开封导游员和讲解员均榜上有名。二是不断加大旅游市场秩序整治力度。在整顿中引入“创优”机制,通过民主评议行风、行业诚信服务、万人评议机关等大型活动,不断提高行业人员诚实守信、规范经营的自觉性,以整顿促管理、促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使影响我市整体形象的“黑导”、“黑社”和欺客宰客、超范围经营、虚假广告等不法行为得到了有效整治。三是充分发挥旅游专业执法队伍作用,采取专项检查和联合执法相结合的方法,确保旅游市场秩序的稳定有序。仅今年以来旅游局有记录的市场检查活动就达170余次,协调相关部门开展联合检查12次。向全社会公布旅游局固定及移动投诉电话,随时接受投诉。四是领导高度重视,由于开封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行业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旅游业已经成为开封经济新的增长点,旅游环境良好,配套设施完备,发展前景良好,发展势头迅猛,以“四个突破”为重点,齐头并进,全面发展,旅游业一定会在开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发挥出更大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