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洋难隔文化血脉,四海共话河洛文明。10月26日上午,第四届河洛文化国际研讨会在郑州开幕,来自海内外的众多专家学者聚首中原,共同研究探讨河洛文化的起源、内涵、传承和影响。 会议由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主任郭东坡主持会议,河南省委副书记王全书致欢迎词。 全国政协副主席罗豪才出席开幕式并讲话,他在讲话中向来自全国各地、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和来宾表示热烈欢迎,并对“河洛文化是中华文化最早、最重要的核心”的地位给予了充分肯定。 开幕式后进行了大会第一次研讨发言。在27日的讨论中,与会专家深入而广泛地探讨了河洛文化研究所涉及的诸多问题,如河洛地区的范围与河洛文化的界定、河洛文明的起源、河洛农业文明、河洛图书等,并形成了共识。据悉,10月26日至28日,第四届河洛文化国际研讨会在郑州和洛阳召开。来自全国各地、港台地区,以及日本、韩国、新加坡、比利时、马来西亚、阿根廷等国家的代表150余人,将参观、考察集中展现和反映河洛文化特色的河南博物院、龙门石窟和白马寺,并深入广泛地探讨河洛文化研究所涉及的诸多问题。 据了解,河洛(黄河、洛河)文化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源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曾对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河洛地区是中华姓氏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是客家人的“根”之所在。河洛文化为我省“寻根旅游”、“古代文明游”、“考古文化游”、“博物馆游”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载体和深厚的历史沉淀。今年九月份,洛阳举办了首届河洛文化旅游节,就取得重大的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