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是我国著名哲学家、旅行家、翻译家、佛学大师玄奘法师圆寂1340周年。10月26日,在玄奘法师的出生地洛阳偃师举办的“玄奘思想与当代社会研讨会”决定,将在玄奘故里开办“玄奘佛学院”,并在可能的情况下,迎回1份玄奘顶骨,在偃师即将建设的玄奘佛学院供奉。 玄奘,俗称唐僧,通称“三藏法师”,隋开皇二十年(600年)生,十三岁在洛阳净土寺出家,唐贞观元年(627年)西行到佛国印度取经,往返17年,行程5万余里,带回大小佛教经典520卷,凡657部。回国后潜心译经17年,共翻译佛经1335卷,他是我国佛教四大翻译家中翻译数量最多、质量最高的大师。他著述的《大唐西域记》是我国重要的旅行文献,他也成为了《西游记》中唐三藏的形象原型。 今年9月,国务院新闻办将孔子、孟子、老子、孙子、屈原和玄奘定为第一批向外宣传的中国历史圣贤。据了解今年5月,玄奘法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文化名人”。玄奘顶骨究竟在哪里,再一次受到世人关注。这次研讨会上专家披露了玄奘顶骨等鲜为人知的史实。根据文献记载,目前世界现存玄奘顶骨共8份。目前,偃师市和有关玄奘研究专家及宗教界人士正为建佛教学院、迎玄奘顶骨而积极奔走。 研讨会上,大家还就偃师玄奘故里二期工程的修复与(旅游项目)开发、举办玄奘国际文化节、建设玄奘佛学院等问题提出了建议。【图:玄奘故里佛光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