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年前的“五一”前夕,我和单位同事四、五,去了一趟重渡沟。
周五下班后坐车出发,到洛阳天已薄暮。又走了三、四个小时,午夜十分,到了重渡沟。山风习习,让人精神一振,坐车的疲劳倏忽逝去。山中夜黑,只有几处农家旅馆还亮着灯光,星星点点。耳边流水哗哗,水鸣沟更幽,瞬间感觉,象是走在了安徒生的童话世界里。
第二天早上起来才知道,那哗哗流动的,还有风吹竹子声,那一坡茂密青翠的竹子哟!车子开进了一农家院落,农家院没有围墙,有一所起脊瓦房,分为里外两间,就是农家旅社了。看看还干净整洁,决定入住这里。农家主人给我们打来洗脸水,小洗了一把,那水是浸骨的凉,精神忍不住又为之一振。不一会,农家主妇给我们端来了饭菜,有山蕨菜、山韭菜之类,有烙馍和玉米面糊糊。尝了尝,味道新鲜,胃口大开。把随身带来的酒水满上,小酌两杯,大家异口同声道:“不错,不错,不虚此行也!”须知,那一刻,食者美味,饮者佳酿,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感受着山中的明月清风,有着的是酒不醉人人自醉的感觉,爽快的说笑声在幽静的山中久久徘徊,一波一波,渐远渐去,满了一山谷。
带着满足和醉意,沉沉睡去,那觉也睡得格外香,格外甜。隔天一大早,在小鸟的鸣叫声中睁开睡眼,同事们全都早我而起,跑出了室外。匆匆洗了一把脸,那水清凉依旧,睡意全无。出门看山,感觉山中春意正浓,农家院外,山坡上,零星的桃树、梨树花开正艳,桃花红,梨花白,忍不住吟诵起古人的诗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间桃花始盛开……
同事曹带了她五岁的儿子来。曹的老公是个鸽子迷,养了不少的鸽子。曹就带了一只来,装在手提袋中,说让儿子在这里放飞。鸽是灰鸽子,看上去特别可爱。曹拿出鸽食,喂养了鸽子。鸽子在孩子手中扑棱棱飞起,落在了农家的屋脊上,伫立着,久久,久久,没有飞去,成为了重渡沟的一景。
吃完农家人给我们准备的早饭,我和同事结伴沿沟前行。这里说是沟,其实也是山。逶迤走,漫坡而上,处处山,处处水。一路小溪,水流潺潺。水格外清澈,或在山坡错落处形成水帘、瀑布,或挂在山石边,挤身而过,不见了,从另一个山脚冒了出来。山中树一般,多杂树,草也杂草。水边有柳树,大多为新栽。山路拐弯多,山环水饶,不见路了,路在你脚下又冒了出来,叠肠一般。在我旅游的记忆中,一坐山,不论是高、是矮、是胖、是瘦,有了水,山就活了,就是灵山了。山水相连,灵山秀水,应该是这样。这也是重渡沟给我的印象。
饶着山走,饶着水行,也不知道走了多远。走累了,坐在小溪边,脱掉了鞋袜,伸脚在水中,一阵清凉,沁入肺腑,身上一激灵,竟然没了爬山之累了。山中游人不多,同伴们也已前行。坐在水边,忽然就有了一种不知是梦是幻的感觉,望远处,山更幽,水长流。
快步撵上同伴们,他们正饶山饶水,一路激动,笑语不断。连曹五岁的儿子,也是兴致勃勃,高喊着:妈妈,快来看,这里好美呀!能够说出这话,看来也是大人情绪的濡染。终于到了通往山顶的一个小平台,道分两岔,一岔登木梯而上,一岔饶山路而上。同事们都选择着上去了,独留我一人在此徘徊。见平台一侧,山崖边上,有一妇女在卖茶水饮料,走近了她,立马向我打招呼:大哥,要点什么?看了看,觉得喊她大婶还不错——山中人厚道也。看她面前,有山楂,山茱萸,还有叫不出名字的茶叶。与之攀谈,知道山顶有泉眼两口,春夏秋冬,泉流不息,两股水流,谓之“双重”,也谓之“重渡”,渡者,当是渡水,水流也。——此种观点,未与专业人士探讨过。也少不得买她两袋山茱萸,钱不多,花费两元钱。看看她还热情不减,又买她一袋南瓜籽,一袋爆米花,花了两元钱,又给我倒了茶水,说什么不要钱了。喝了,吃了,就坐在了这里,不想向上走了。
重渡沟,重渡沟,原来就是水流重渡呀。眼前美景,已经让我享之用之。著名作家贾平凹有言,美景,不可一日享受尽呀。所以,他才三游华山而不游,每每尽处,返身而回。而今,这重渡沟,也分明昭示我,重渡重渡,再来游呀。 终于没有往上走。喝完茶水,掂上一兜子山茱萸,按原路返回。一路走,一路想,我来到了重渡沟,走到这里,美景已经够我享受,再往上走,就是奢侈,就是浪费。何况人生,不也如此吗?失败是成功的母亲。跌倒了,爬起来,下决心,重头来,这人生的重渡,有时候不是意义更远大吗?何况古人就有告戒我们的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呀!
看来这重渡,或许就是人生路上的一个坐标呀,给游人指点和思索。而对于我,游之半山而止步,得美景足之而归,不是游山之终止也,是期待着山上美景的重渡呀! 那一只重渡沟放飞的鸽子,曹说,一星期后飞回了家中。
鸽子或许也会记起:那次放飞它的地方,叫重渡,重渡呀!
重渡,重渡!看来游重渡沟不光是山水风光的重渡再游,或许更是人生意义上的重渡再游呀!
难忘重渡,难忘重渡。
——难忘重渡沟。 人生是处,重渡一次又何妨。
——重渡沟,对于我,还有更美妙的去处,等待我去重渡呀!
——难忘重渡沟, 难忘重渡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