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资讯 国内资讯 国际资讯 视频资讯 政务信息 媒体互联 图片资讯 本网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河南资讯
重渡沟听竹
http://www.hnta.cn  2005-5-27  来源:河南省旅游信息中心
【字号: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长。这境界在北方听起来似乎有些奢侈。不料和朋友一起去了一趟栾川,立刻改变了我的偏见--重渡沟那流水高山绝对令人难忘!刻入脑海值得久久品味的,不仅仅是山清水秀,更有那竹涛如潮。

      到达重渡沟时,已是掌灯时分。住的是农家小院,吃的是香椿野芹,新新鲜鲜喝着山玉米糊糊时,突然感到有一种亲切涌入耳廓--小溪潺潺,泉水叮咚,同来的友人都仿佛进入了高雅的音乐大厅,不再喧闹。这夜这景这流水这泉鸣,再伴着号称八百亩竹林在微风中摇曳出来的节拍,让我们这些生在都市长在嘈杂中的城里人,得到了一种绝非汽车车轮所能演绎的清新,一种没有人声鼎沸的仙界乐章,一种稀罕的享受。

      同行者都是见过些世面的人物,别说黄山秦岭嵩岳的山色,别说长江黄河黑水的歌吟,再远些再有名望些的地方都曾留下过足迹,可我们齐齐地陶醉在这刚刚开发出不到五年的重渡沟的夜景里,可见此地自有迷人的韵味,这韵味是?…… 是竹!是竹林!!是万亩竹的长廊那绿色的声!!!朋友们会心一笑,立刻将目光聚向夜色中那黑幽幽里透着绿底的竹廊。意外地闯入一条竹廊,一片还没有多少名人吟咏的竹林,怎么会不兴奋?!于是第二天,友人们都向流水源头攀去时,我一直徜徉在竹的世界…… 岁寒三友松、梅、竹,我只养有竹。也许是读过板桥的缘故,经常吟咏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这首诗,我的居室中别的花草没有,唯有一盆台竹,尽管那是盆人工聚成的景致。倘若能有一块闲地,我不种粮草也会将它变成竹园的,太有诗意的竹子,那如箭之叶,如枪之身,更兼有那宁折不弯的气节,不能不让人钦佩。

   25年前上过黄山后,我写过一篇小文章。在歌颂黄山松的同时,无意地伤害过竹子,那段文字是这样写的:就连那气节秉直的竹子,也只肯爬到半山腰……在这北方的重渡沟,我从刚刚结识的山民朋友口中得知:并非山的高处养不活竹子,按生存条件,竹子在那里也能苟且偷生。可竹子天生恋厚土喜群聚,这种根生植物最适合生活在山脚土肥水足处。也只有在这并不显露的山谷间,竹才能依靠群体的力量装点出一道绚丽,普及成一片生机,排列成一种威武,演义成平凡的诗句,汇合成高山流水那谐美的伴音。

      当我明白竹的不肯高攀,是它舍不得厚土时,立刻又在心中增添了更多的敬意。竹不登高,可她不妒嫉登高的行为,她在风中齐齐喝彩,为攀登者加油助威。在高处回望,竹林那墨绿如海的潮涌,鼓舞着敢于向上者的信心;竹不显露,也不妄自菲薄,她用根须支持着同志,一分分、一寸寸、一亩亩、一片片壮大着自己的生命,为山岳装点出四季的繁荣,也为自己换取着尊敬。 竹有多种,种种都有气节。无论是湘竹还是茅竹,不管是生在北方还是南方,竹都保持着出生时的信念,钻出土壤是多粗就永远多粗,开始生活是何等材料就做何种奉献。春夏秋冬,年年岁岁,绝不变节。因为她知道:只要有谁想向世界炫耀本不属于自己的美丽,整片竹林也就走到了尽头…… 呵,重渡沟--你的山水在别处也有相似,可这八百亩竹廊,这还不见名人歌诵的北方竹林诗境,会让我永远铭记。 我耳边,直至今天无事时,仍然会回响起重渡沟那阵阵竹涛的美妙歌声…….

(责任编辑:吕新)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 相关资讯  
 
 □ 新闻搜索
关键字:
类  别:
  
 □ 图片新闻
河南魅力借旅姐巡游“东风”传遍全球
河南魅力借旅姐巡游“东风”传遍全球
云台山嵩山入选首批国家遗产预备名录
云台山嵩山入选首批国家遗产预备名录
开封市第三届荷花艺术节隆重开幕
开封市第三届荷花艺术节隆重开幕
[ 合 作 媒 体 ]    河南电视《旅游频道》 |  河南电台旅游广播  |  东方今报  |  河南报业网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虚位以待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意见建议
河南省旅游局主办
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承办并技术支持 
版权所有 (C) Copyright 2007-2008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证号:B2-20040057 备案序号:豫ICP备050118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