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考古工作者多次论证,经国家文物局批准,近日安阳殷墟考古发掘出土的一组五乘车马坑将进行整体搬迁,搬迁地址初步确定在殷墟博物苑内,搬迁工作大约需要一个月的时间。
据主持此次考古发掘工作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刘忠伏介绍:目前考古工作者对考古现场的地质条件、现存环境进行了细致的评估,制定了严密的车马坑搬迁方案,实施搬迁过程中首先利用化工原料三胛树脂分别对5座车马坑进行保护加固,防止车马坑构件坍塌散落;下挖至车马坑车轮下部约50厘米处,掏空底部并插入木板垫铺,并在四周以木板围合,形成木箱,木箱用钢筋角铁加固;车马坑搬迁时车马四周充填细沙及泡沫,最后浇灌石膏固定;根据测算重量,选择相应的起重机将木箱吊起至平板拖车,运至存放点,进行拆卸组装。
此次发掘搬迁工作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安阳市文物工作队联合组织进行,此前经过5个多月的发掘清理,在距殷墟宫殿宗庙区西约3000米处,发掘出土7座商代晚期车马坑,其中有5座一组排列的贵族殉葬车马坑,坑内还发现一把双面刃青铜短剑,均属殷墟100多年考古发掘中的首次发现。发掘出土的一组五乘贵族殉葬车马坑保存完整,呈南北方向一字排开,5辆马车马头均向东有序排列。考古专家认为,这些距今3300多年的车马坑的发现,对于研究商代车的形制、车的用途和用车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