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刚刚过去的2004年,中国旅游界最热门的一个话题当属“欧洲游”。到了2005年,焦点词汇从境外转向了境内,旅游业大打“祖国山河一片红”的口号,“红色旅游”成为了今年中国旅游市场上的主旋律。 2005年被定为“红色旅游年”。目前,全国各个省份都已经陆续出台了红色旅游政策和规划,以不同的方式开拓市场、不同的策略经营好“红色招牌”,争取占领更大市场已经成了各省市旅游部门以及旅游企业一致的心愿。 精心策划“红色主题” 在旅游企业眼里,旅游也是一种产品,需要营销。很多地区选择了以策划“经典主题”来包装具体的红色旅游线路和景点。以有当地革命特色的景点为主题,将这些资源进行整合、重新包装,从而吸引更多的旅游者进行参观。例如江苏省旅游局推出的“五大经典主题”。江苏是新四军抗日斗争的主战场,因此每一个留下战争痕迹的景点都被赋予了一个鲜明的主题,一是“东进序曲”,二是“决战淮海”和“大军渡江”,三是“英杰辈出”,四是“烈士永垂”和“同胞长眠”,五是“统战奠基”。 同样采取“主题”战术的还有辽宁省。辽宁将围绕“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等主题,打造出四大红色旅游区。每一个主题的发生地就是可供游客参观的景点。例如九一八纪念馆、张氏帅府、抚顺战犯管理所等等。 国旅总社国内部的张经理告诉记者,以主题形式包装出来的景点往往是旅行社设计线路的首选,也是很多旅游者目光集中的焦点,而且这种方式还能最大限度地吸引对红色旅游有兴趣的国外旅游者。 相关“产品”促销为旺季造势 在宣传自己“红色品牌”的过程中,有些省份将“功夫”下在了线路和景点本身之外,以期用丰富的相关“产品”来提升红色旅游的大概念,为真正到来的旅游旺季进行前期“造市”。 河南省率先在全国成立了首家“红色旅游超市”,据了解,这个超市是由郑州市委宣传部和郑州市旅游局联合设立、并在郑州市一家旅行社内开展的,意在以这种超市经营的方式推广首期推出的50条旅游线路。 这里为旅游者准备了丰富的景点资料,尤其以红色旅游的资料占据主要位置,以方便游客充分了解旅游景点的情况。 成都旅游客运中心日前开通了成都至湖北宜昌的跨省红色旅游直达班车。至此,成都市已经开通了9条专为游客前往红色旅游景点的班车。山东省还为红色旅游景区的游客专门编排了大型歌舞剧、举办红嫂文化艺术节等等。“配套设施”的宣传和推广将对旅游景区带来直接的经济收益。 重点包装精品线路 “打造精品红色旅游线路”是各地在发展红色旅游过程中最经常提到的一句话。各地的旅游资源虽不同,但将资源合理整合、设计经典的线路,并以此为重点进行经营,则是大多数省份都在选择的营销方式。 拥有经典景区较多的江西,就将重点放在了“南昌—吉安—井冈山线”:“赣州—瑞金—于都—会昌—长汀—上杭—古田线”:“井冈山—永新—茶陵—株洲线”和“黄山—婺源—上饶—弋阳—武夷山线”4条精品线路上。 广西百色更是以老区的优势大造了“南宁-崇左-靖西-百色线”和“贵阳-凯里-镇远-黎平-通道-桂林线”,天津市则推出了9条红色路线,既有市内游,又有跨省市游。各省市以精品线路作为自己的“形象工程”,对红色旅游进行了大力的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