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在北京参加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旅游局局长接受了《中国旅游报》记者李晓良的专访。 “目前,我国的人均GDP已达到1000美元,从国际上看,这个数字对于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恰是到了一个‘拐点’:既面临着发展的黄金期,也必须应对各种复杂矛盾。因此,中央适时地提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正是破解问题的关键所在。旅游业也完全有能力有责任在科学发展观的落实与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作为旅游界的人大代表,河南省旅游局局长杨盛道在接受采访伊始,就开宗明义畅谈了他对和谐社会这一两会热点问题的理解。 他说,旅游业涉及面广,关联性强,食、住、行、游、购、娱等方方面面无不关乎着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反过来讲,旅游也是百姓消费需求的全面释放,是百姓有钱有闲之后的一种高层次享受。摆脱了昔日的囊中羞涩和心浮气躁,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寄情山水、背包远足,也正是和谐社会的突出体现。 作为1亿人口大省的旅游官员,杨盛道深为近年来河南旅游业的突飞猛进而欢欣鼓舞。他说,从“焦作现象”,到“栾川模式”,从三个黄金周各大景区全线飘红,到持续出现的“后黄金周”现象,河南旅游业续写了一个又一个辉煌,谱就了一个又一个新篇,究其原因,无不在于政府推动、经济拉动和良性互动。“徐光春书记上任伊始,就在省旅游局上报的材料上做出重要批示:‘旅游是河南的重要新兴产业,近年来取得突出业绩,希望再接再厉,开创河南旅游业的新局面,为河南的发展作出新贡献。’李成玉省长也指出:旅游业不仅能带来经济效益,而且对改变、提升河南形象起了很大作用。”杨盛道感慨道,正是自上而下的推动,为河南旅游发展铲除了坚冰。 他告诉记者,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河南已逐步建成了“三点一线”旅游精品线路以及历史文化之旅、休闲度假之旅、大黄河之旅、功夫修学之旅等一批特色旅游产品;2004年,各项旅游经济指标都比同期有了大幅增长;旅游招商引资、入境游、企业改制等重点工作均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宣传促销效果十分明显,河南旅游形象大幅提升……概括起来说,那就是河南旅游,点更亮了,线更长了,面更宽了,效果更好了,游客更多了,领导更重视了,社会更加关注了……“温家宝总理在本届《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积极发展现代流通、旅游、社区服务等第三产业……’与此同时,河南的人均GDP也已接近1000美元。”杨盛道认为,作为新兴支柱产业和第三产业的龙头,河南旅游业正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黄金发展期。他信心满怀地表示,“下一步,我们要从解决观念落后、体制机制滞后、旅游企业弱小散,竞争力不强等突出问题入手,进一步提升各地对旅游产业的认识,加大对旅游产业的扶持力度,继续深化旅游体制改革,优化旅游发展环境,推动旅游业向深度和广度进军,为实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