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资讯 国内资讯 国际资讯 视频资讯 政务信息 媒体互联 图片资讯 本网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图片资讯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高度重视公平问题
http://www.hnta.cn  2005-3-14  来源:河南先锋网
【字号: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公平是和谐的基础和保障,也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关键因素。 和谐社会的公平有多重表现,从政治角度看,就是要以制度的公平保障社会的公平;从社会角度看,就是调节各社会成员间不同利益群体的关系,缩小社会贫富差距;从经济角度看,就是实现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平衡发展;从法律角度看,就是切实保障每个公民的应有权利和义务。总而言之,和谐社会应该是所有社会成员共同享有平等权利、合理分配、均等机会、公正司法的社会。 人们长期不懈地追求公平,但是对公平的认识过程却是曲折的。中国封建社会崇尚的“大同社会”是建立在平均主义基础上的,其操作性和历史作用都有巨大的局限性。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的中国,把公平与平均主义混淆,分配领域中的“大锅饭”是它的典型表现。平均主义与人们的“公平”愿望有一定联系,但是平均主义不等于公平,甚至在特定领域践踏着公平。 和谐社会及现代意义的公正,在具体内容上可以依次递进地概括为四个规则:一是“机会均等”规则,即每个社会成员在统一规则的指导下享有基本相同的发展机会;二是“保证”规则,即全面保证社会成员在履行基本义务的同时享有他们的基本权利;三是“按贡献分配”规则,即奉献与所得吻合,实事求是地体现分配的差异性;四是“社会调剂”规则,即从协调社会整体利益角度出发,对一次分配后的利益格局进行合理调整,使社会成员共享由发展所带来的利益。
  构建我国和谐社会的公平,涉及很多具体内容,但是当务之急是我国日益显现的贫富差距问题。贫富差距的扩大,使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利益摩擦和冲突增多,有的还比较激烈。从这个角度而言,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问题和难题所在,就是如何解决分配公平问题和对弱势群体的特殊帮助问题。使中国的所有公民不因地域原因遭排挤,不因文化差异受歧视,不因经济贫困被冷漠,中国由此进入一个健康、良好的和谐社会。( 河南财经学院教授、博士 单玉华)
(责任编辑:吕新)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 相关资讯  
 
 □ 新闻搜索
关键字:
类  别:
  
 □ 图片新闻
河南魅力借旅姐巡游“东风”传遍全球
河南魅力借旅姐巡游“东风”传遍全球
云台山嵩山入选首批国家遗产预备名录
云台山嵩山入选首批国家遗产预备名录
开封市第三届荷花艺术节隆重开幕
开封市第三届荷花艺术节隆重开幕
[ 合 作 媒 体 ]    河南电视《旅游频道》 |  河南电台旅游广播  |  东方今报  |  河南报业网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虚位以待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意见建议
河南省旅游局主办
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承办并技术支持 
版权所有 (C) Copyright 2007-2008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证号:B2-20040057 备案序号:豫ICP备050118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