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耿瑞先, 1969年生,中共党员,大专学历,河南省新乡市凤泉区耿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耿瑞先1988年高中毕业参军,入伍期间,他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当标兵、处处做表率,入了党、当了班长、被任命为代理排长,被济南军区评为优秀团员。他带领的班两次荣立三等功。退伍返乡后,看到家乡还是穷村乱村,为改变村里面貌,带动百姓致富,他毅然放弃了自己红红火火的生意,担任起村党支部书记的重担,经过十几年的努力终于将村子建设成拥有固定资产2.3亿元、人均年收入5600元的小康村。 耿瑞先(中)上任做的第一件事是整顿党支部。他把部队的政治工作优势移植到农村党支部建设中,按照连队党支部建设标准建设村党支部,改变了以前村干部在群众中留下的懒散印象。他组织全体党员学习身边的先进典型事迹并结合耿庄实际,制订了党支部考勤制度,值班制度、述职制度、政务公开制度等九项制度,规定党支部成员和工作人员每天8点前上班点名签到,每天由一名村干部带领3名工作人员24小时值班。他率先垂范,第一个将铺盖卷儿搬进值班室,主动接受群众监督,解决群众提出的问题。 1995年10月,耿瑞先获悉毗邻耿庄村的国家特大型企业白鹭化纤集团所需二硫化碳缺口很大,就找集团领导提出合办二硫化碳厂事宜,并把在部队立功受奖的证书证章拿给他们,集团领导受到感动,答应合作建厂,但100万资金需要村里自筹。面对资金缺口,耿瑞先主动拿出11万娶亲建房的钱,在他的带领下,其他支委和群众也拿出自己的养老钱、嫁妆钱和盖房钱,终于堵上了资金缺口。施工期间,为节约每分钱,耿瑞先带领支委组成义务装卸队,在冰天雪地里苦干10天,装卸了16万块耐火砖,那年腊月二十一,村里订的设备到了交货期,正值大雪封山,耿瑞先和副书记耿守星冒着生命危险,驾车翻越太行山拉设备,在太行山间刹车突然失灵,险些车毁人亡,就这样,他们冒险在山道上行车24小时,直到第二天早上5点,才到达目的地。二硫化碳厂投产后,他又将已停产的砖厂、面粉厂、五金加工厂,精镏车间重新开工,并把二硫化碳厂的生产规模扩大到了年产500吨,年收入达400多万元,集体经济得到加强壮大。 1999年4月,耿瑞先带人到湖北襄樊一家阀门厂谈合作,不幸遭遇车祸,两名退伍军人出身的支委身亡。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耿瑞先没有退缩,他说:“两名战友为咱村群众富裕献出了生命,我活着就要用100%的劲为民富民”。说完,又拄着棍子出现在工厂一线。 为实现规模生产,适应环保的需要,2000年6月,耿瑞先又投资建设了聚丙乙烯改性塑料项目,建成了继美国、德国的两家公司之后的世界第三个生产聚丙乙烯改性塑料的厂家。2003年耿瑞先又引进了无污染的电子原件配件生产,替代了过去高污染的化工厂。这两项就为村集体经济增加了上亿元的产值。耿瑞先敏锐地把握商机,利用城郊生态旅游不断升温的机会,将耿庄村土地集中统一使用、经营,一部分土地按人均半亩分配给农民耕种,另一部分则按照自愿的原则作为“股份田”让群众入股参股,由集体统一经营,收益按股份分红,从事三产和企业经营。2002年9月,投资4000多万元建成了集游览、休闲、度假、观光于一体的大型高效农业及绿色生态度假园区。目前,在耿庄村有集体入股控股企业8家,群众每年都可以得到稳定的股金分红收入。 耿瑞先常说:“为民服务不仅是军人本色,也是我的职责。群众利益大于天”。村北部部分群众吃水困难,常常“半夜提水”,他从自家凑了2万多元钱,为群众安装水管,8年间,他共筹资1700多万元,打通道路10条,硬化道路8300米,修建排水道1.5万米,架设了3台750KV变压器和专供电压线路,改造了15条低压线路;建起了全市一流的农村小学现代化教学楼;建立了统一供种、化肥、农药、统一耕种收获的农业服务体系。耿瑞先上任之初,就开展了以政治信念、文明新风、邻里团结为主要内容的“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加强村里的精神文明建设,评选上的文明户披红戴绿,挂牌子,上光荣榜,免费订阅《新乡日报》;他们还投资10多万元建成了藏书2万多册的“图书阅览室”,征订了近20种报刊,供村民阅读;还建起了多功能娱乐室,老年活动室。1999年9月,耿庄村投资30多万元建立起了集采访、编辑、播发于一体的河南省第一家村级电视台,专门抽调5名采编人员,每天转播新闻,并开设了《耿庄新闻》、《政策法纪》、《农民书架》、《科技致富》、《国防知识》、等栏目,每逢春节、国庆节等重大节日,耿瑞先都要组织文艺晚会,把村里的邻里团结、尊老爱幼等好人好事和一些不文明的事编成了文艺节目演出,自演身边人,自唱身边事,以生动活泼的形式教育群众。 1995年以来,耿庄村先后被评为国家级文明村,济南军区“红旗民兵之家”,河南省“五好”党支部,新乡市劳动模范先进集体等45项荣誉。耿瑞先被评为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先进个人,河南省优秀基层党支部书记,河南省基层政权建设先进个人。2003年1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在他的事迹报告上批示,称赞他是一个好支书。河南省、新乡市分别发出向耿瑞先和该村党支部学习的决定。《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13家新闻媒体报道了他和党支部的先进事迹。他还作为“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先进事迹报告团成员,在人民大会堂向全国人民汇报了带领群众发展集体经济而共同致富的先进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