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概况 周口位于河南省东南部,临安徽,辖8县2市,总面积11637平方公里,人口10000万,地处淮河支流——沙河、颖河、贾鲁河交汇处。市区为之傍水而自然分成河南、河北、河西三个区域,形成鼎足之势,史曰:“三川之地”,有“小武汉”之称。 周口素有“华夏先驱,九州圣迹”之誉。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周口人民在这里创造出了灿烂的古代文化,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形成了丰富的旅游资源,是中国古文化旅游的重点区域。现存的古代遗迹有:始于春秋,后经历代增修,占地870多亩的太昊伏羲陵;修葺一新的女娲古城遗址主体建筑——女娲阁;铭记孔老夫子陈蔡绝粮、平淡艰辛的纪念地——弦歌台;太昊伏羲氏上观天象、下察地理、中观万物始作八卦的画卦台;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道教创始人老子故里——太清宫;老子修道成仙、飘然升天的老君台;北宋著名理学家程颢开坛讲学,致力教化的大成书院;建筑精美别致,气势雄伟壮观,保存完好的周口山陕会馆;典雅别致,颇具中原近代民居情调的袁世凯故居等。 另外还有千姿百态,巧夺天工的“太昊陵剪枝公园”。园中近千种松柏造型栩栩如生,被誉为“园中园”、“景中景”,为国内所仅有。集长城、历代塑像为一体的“中华五千年天下第一宫”已进入第二期工程建设。 2、太昊伏羲陵还愿 太昊伏羲陵是个很有灵气的宝地,在陵内的一面墙上有个“求子洞”,若女的用右手或男的用左手伸进洞内按逆时针方向抚摩一周,保你生男不生女。自中国实行计划生育后,许多重男轻女的夫妇背带干粮,慕名来到这里就是为了虔诚地抚摩“求子洞”。 1999年的春天我曾旅游到此,看到许多善男信女与藏民磕长头到布达拉宫一样虔诚,为生男而如此执着,深为动容。在漫长的求男队伍中,花了近一个小时轮到我抚摩了“求子洞”。嘿!还真灵!今年春天我还真生了个可爱的小男孩!为了感谢伏羲的灵光,5.1特带家人前来还愿。 若有哪位网友想要男孩,不妨到此祈求,定使你好事连连、好梦圆圆。 3、逸闻趣事二则 一则 在太昊伏羲陵古木参天的庭院内,有一个奇观的景象:在两个连理古柏的中间生长着一棵枝叶茂密的槐树。1998年朱总理视察河南时特来祭拜太昊伏羲,导游讲到这一奇观时说:“这一景观是本地丰衣足食的象征,当地老百姓流行的谚语是:两柏夹一槐,生产的粮食吃不完。”朱总理马上问:“既然如此,那包公为什么要到陈仓来放粮呢?”(注:陈仓就属现在的周口地区。)导游不知说什么好了,陪同的文化馆长灵机一动,说:“那不是共产党领导呀?” 二则 太昊伏羲的墓名相传是宋朝著名词人苏东坡之妹苏小妹所写。“伏羲之墓”四字是竖向布置的,但“墓”字没有下面的“土”。 当时苏东坡看到此时就讥笑说:“堂堂大词人家里竟有人写白字!”苏小妹嫣然一笑,指着立起的碑说:“碑不是置于土上么?再写土不是画蛇添足!” 周口虽不是旅游的黄金线,但这次我再选周口绝没虚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