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假日制度调整后,今年“五一”虽然只放假3天,但由于我省今年成功举办了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中国国内旅游交易会、世界旅游城市市长论坛、国际旅游小姐冠军总决赛、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等大型活动,极大地展示了河南旅游魅力,引发了新一轮旅游热潮,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大幅增长。据统计,假日期间我省共接待游客1185.94万人次,同比增长9.77%,旅游收入41.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79%。旅游假日经济的带动力量日益增强,旅游业作为河南重要支柱产业的地位越来越凸显。和以往“五一”长假相比,今年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以短线游为主,热冷景区均衡发展。今年“五一”假日少林寺、龙门石窟、云台山、清明上河园等传统热点景区游客略有下降,温冷景区游客有所增长,开封龙亭公园、信阳南湾湖、石人山、黄帝故里等景区游客同比增长17.39%、15.94%、12.63%、2.99%。据抽样调查,农家乐游、乡村游、近郊游等短线游呈火爆趋势,很多居民放弃长线旅游,改为省内游、城市周边游达到75%以上,比去年同期增长35%以上。特别是地质博物院、省博物院等文化类景区实行免费,游客骤然增多,地质博物院每天排队等候的游客队伍长达500多米。 二、以自助游为主,休闲方式呈多元化趋势。近年来高速公路快速发展、旅游交通标识逐步完善以及居民家庭汽车的增多,使得自驾车游成为今年我省“五一”假日旅游的主流方式。据抽样调查,选择自助旅游的占国内旅游总数的90%。自驾车旅游人数明显增多,省外自驾车游以北京、山东、山西、陕西、安徽、湖北等外地车辆为主。全省接待周边外省游客比去年增加26%。登山、探险游、滑翔、热气球、漂流、野外生存、蹦极等新的旅游休闲产品呈增长态势。 三、以旅游“六要素”为主,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今年“五一”期间,我省旅游业“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全面增长,极大地拉动了交通、住宿、餐饮、购物、通讯等相关产业的发展。省会酒店、娱乐、购物、餐饮消费同比大幅增长。据抽样调查,全省星级酒店客房平均入住率均在85%以上,主要旅游城市星级酒店及景区周边的农家宾馆入住率都在95%以上。特别是我省《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和《大宋•东京梦华》这两台大型实景演出节目的综合带动作用更加突出,“五一”期间登封和开封市其他经营收入同比增长30%。洛阳、焦作等主要旅游城市旅游拉动相关产业的作用也都十分明显,初步形成了旅游业的上中下游产业链条。 四、以展示形象为主,提升服务质量。各地把“五一”假日作为展示河南形象一次难得机会,在客流量大、情况复杂的情况下,全力维护旅游市场秩序,普遍开通了投诉热线、设立旅游服务中心,加强交通、公交及服务员、导游员、讲解员等旅游窗口诚信服务体系建设。全省公安、交通、工商、质检、安全等部门全力配合,提升了旅游服务质量,展示了河南形象,保证了假日旅游安全平稳过度,赢得了游客好评。据全省旅游系统抽样调查,游客满意率达95%,大多数游客不仅高度赞扬河南环境美,更赞扬河南整体形象好,不仅自己表示还要来河南旅游,还将动员亲朋好友来河南旅游。今年“五一”省假日办共受理旅游投诉33起,都得到了较好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