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NewsContent %> 2004年郑州旅游再创佳债,各项指标均创历史最好水平。入境旅游市场强劲反弹,全年共接待入境游客17.4万人次,同比增长81.3%,旅游外汇收入5570万美元,同比增长92.1%;国内旅游市场大幅增长,全年共接待国内游客1370万人次,同比增长36%,国内旅游收入134亿元,同比增长30.7%;旅游总收入138.5亿元,同比增长32%。郑州市区及各县(市)接待国内游客如下表: | 接待人数 | 同比增长 | 收入(万元) | 同比增长 | 郑州市区 | 560.43 | 51.7% | 634580 | 29.6% | 登封市 | 341.55 | 22.1% | 255654 | 26.0% | 巩义市 | 142.78 | 30.4% | 119770 | 19.7% | 新郑市 | 112.19 | 37.9% | 102261 | 41.8% | 中牟县 | 93.54% | 38.8% | 74454 | 17.1% | 新密市 | 79.88% | 49.7% | 64434 | 25.4% | 荥阳市 | 68.03 | 52.4% | 56940 | 25.2% |
2004年郑州旅游市场的特点: 1、省内游客仍然是本市国内游客的主要组成部分。据抽样调查,省内游客占我市游客接待量的60%以上。省外游客则以周边省份及北京、广东、江苏、浙江、上海等地为主。 2、自助游是游客出游的主要方式。从抽样调查的情况看,大多数游客选择自助游,占抽样调查总数的64%。自助游中以自驾车方式出游的比重明显增加,特别是在黄金周期间,自驾车游客数量同往年相比成倍增长。 3、旅游目的多元化,观光游占主导,商务游、度假游有很大发展。在对游客出游目的的调查中,半数以上游客选择了商务、度假。在游客最感兴趣的旅游资源中,文物古迹排第一位,其次为山水风光。 4 、旅游服务质量明显提高。同去年相比,认为我市旅游服务质量差的游客人数明显下降,由7.5%下降至0.1%;而对旅游服务质量满意的则明显上升,由49%上升至58.5%。特别是在“十一”黄金周期间,我市旅游市场实现了零投诉。 5、入境游客集中在少数几个国家。据统计,日本是我市最大客源国,约占入境旅游市场的40%,其次为美国、韩国、马来西亚、泰国,欧洲则以德国、法国、英国为主。 2004年旅游增长因素分析: 1、2004年7月28日郑州召开了全市加快旅游业发展大会,并成立了郑州市旅游发展委员会,一些县(市)区相应成立了由主要领导挂帅的旅游发展委员会或旅游发展领导小组,旅游业发展各项方针、政策、措施相继出台实施,旅游业进入快速发展进程。 2、景区建设成效显著。嵩阳书院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区,环翠峪景区被评为国家2A级旅游区。少林景区、嵩阳书院、中岳庙等进行了大规模整治,改善了景区环境、丰富了观赏内容。其它景区也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完善。景区质量的提高提升了郑州的旅游形象,提高了游客的满意度,增加了对游客的吸引力。 3、宣传促销力度更大,针对性更强。2004年的宣传促销采取差异化市场战略,不同的游客市场有不一样的宣传策略。对本地旅游市场开展了“商都郑州我的家”活动,并开发了百姓生活游产品;对本省旅游市场突出现代都市形象;对省外旅游市场则突出悠久历史、地方特色,对国际旅游市场则突出传统文化、民族之根。市场细分并采取相应开发策略对来郑游客发挥了重要作用。郑州获得八大古都称号及成功举办首届世界传统武术节提高了知名度。 4、行业管理加强,业务技能提高。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整顿旅游市场秩序的“春蕾”活动,处理了一批违规违纪旅游经营单位。全面整顿了违规旅游广告。开展了行业创优评先工作。加强队伍建设,对导游员进行了全员培训,在全国范围内招聘我市形象导游员。 5、旅游安全工作扎实有效,全年无重大旅游安全事故。建立健全安全组织,制定了领导分片包干检查责任制,加大了安全检查力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