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禅宗初祖——菩提达摩
禅宗初祖——菩提达摩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4/12/31 23:37:04 来源:郑州市旅游局 点击次数:

    到嵩山游览的人,一定是不会错过少林寺,因为它太出名了。可是现代人大都是从武侠电视剧以及小说中了解到少林寺的,以为它的出名仅是因为它是我国武术中少林派的发源地,但其实少林寺的出名更重要的是因为这里是佛教禅宗的发源地,中国禅宗的初祖达摩面壁九年的神圣之地。
 
    达摩传禅

 菩提达摩,中国禅宗初祖。南天竺婆罗门人,原名菩提多罗,是南天竺香玉王的第三子,禅宗二十七至祖般若多罗到该国传法,菩提多罗从他学法,很得般若多罗的赏识,就给他改名为达摩,意译为道法,是达摩已通达到法的意思。梁武帝普通年到达广州,梁武帝闻其名,迎入金陵,但观念不相契合,达摩悄然北上。途经北江,没有渡江的工具,遂将一束苇草置于江面,踏蹑而渡。

    他后至北魏,初在嵩洛一带云游,到处教人坐禅习定。当时北魏禅学还不太盛行,比较受重视的是经论义理的讲授。佛陀、僧稠一系的禅学虽已传播,其内容和特点也与达摩所说不同。所以达摩的传教不太受人欢迎,常常遭到冷嘲热讽。只有少数僧人能够耐心听达摩说法,并相信他说的道理。这里面就有后来成为达摩弟子的道育和慧可。

 道育和慧可当时年龄已有40出头,富有创新精神,曾长期努力追求佛学的新解。他们与达摩接触,听其传道后,认定这是一位非凡的长者,胸怀非凡的学问,便竭诚归信,奉之为师。四五年间,热心为达摩营求供应衣食,每日问寒问暖,勤谨请教,不倦不怠。达摩被他们的精诚所感动,把他们收为入室弟子,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禅学传授给他们。

    达摩禅法

 达摩的禅法称为“南天竺一乘宗”,又称“大乘壁观”。“壁观”是一种比喻,意思说修禅时要心如墙壁,中直不移,排除执见。以无著之心,去体会、契合真实之理,使心与理冥符相应。后世一些人不解达摩“壁观”的本义,望文生义,附会生造出达摩在嵩山少林寺面壁9年的传说,其实是无稽之谈。

 “壁观”是达摩禅法的要旨,也是达摩提出的两种入道途径之一。“壁观”属于“理入”,是指在经教的启发下,借助禅定的方式,对于解脱成佛进行理论的思考。另一途径是“行入”,共有“四行”,是指修禅者的日常行事。达摩的另一弟子昙林,根据达摩说法的记录,整理成《菩提达摩入道四行》,对达摩禅法的特点作了简要的总结,阐述了“理入”、“行入”的基本内容和核心精神。其文首先揭示总纲说:“如是安心,谓壁观也。如是发行,谓四法也。如是顺物,教护讥嫌。如是方便,教令不著。然则入道多途,要惟二种,谓‘理’、‘行’也。”关于“理入”,文章解释说:“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客尘障故。令舍伪归真,凝住壁观,无自无他,凡圣等一,坚住不移,不随他教。与道冥符,寂然无为。名‘理入’也。”这里强调了一切有生命的个体,包括所有的人和动物,都具有“真性”。这种“真性”或称“心性”,与佛教奉为最高真理的“实相”、“真如”、“涅槃”是一致的,只是受到尘世烦恼(客尘)的蒙蔽,众生才迷而不悟。作为“理入”的大乘壁观,就是旨在引导心性除去客尘,悟入实相,使本性与道冥符。

 关于“行入”,文章一共列举了四行,即报怨行,随缘行,无所求行,称法行。报怨行要求修持者修道苦至,甘心忍受,没有怨言。认为今生受的苦,乃是前世作恶的报应。为了从报应轮回中解脱出来,就必须逢苦不忧,默默地苦修,使心与道相契合。随缘行要求苦乐随缘,任凭荣辱得失,内心总是保持平静不动。因为今世所得的荣誉,乃是前世种下善因的结果,前缘一尽,荣誉复归于无,何喜之有?只有苦乐随缘,心平气和,才能冥顺于法。无 所求行要求戒除贪欲,无所追求。认为有求就是苦,无欲无求才是乐。

 以上三行,解释了总纲中提出的“如是顺物,教护讥嫌”。至于称法行,文章认为“即性净之理也”。行道时事事与真实相应,任运而行,即所谓“如是方便,教令不著”。与真实相应也就是与法相应,故曰“称法行”。这里所论,与“理入”的旨趣相同,差别只在于“理入”是修禅时去体认“道理”,“称法行”是指日常行事要合乎“道理”。

 达摩的这种禅法,哲理性很强,一般人不易理解,所以达摩的传教碰到很多困难,受法的弟子不多,不如同时在北魏境内传教的佛陀、僧稠一系禅法那样广为人们欢迎和接受。对于这个问题,唐初佛教史家道宣已有清楚的认识,并作过精辟的论述。他说:“稠(僧稠)怀念处,清范可崇。摩(达摩)法虚宗,玄旨幽颐。可崇则情事易显,幽颐则理性难通。”僧稠的禅法重视四念处法,循序渐进,易于遵行;达摩的禅法属大乘虚宗,特重心性修养,要求通过修心,立证菩提。在一般人看来,其理难通,只有那些把握了达摩禅法精神实质的人,才能获得深刻的启悟。

(作者: 责任编辑:钟文)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下一篇: “禅七”的起源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