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郑州历史名人——禅宗二祖慧可
郑州历史名人——禅宗二祖慧可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5/12/31 18:33:54 来源:荥阳外宣网 点击次数:

 慧可(487~593)是天竺禅宗第二十八代祖师达摩的入室弟子。在中国禅宗史上,被尊为禅宗东土二祖。

 慧可俗姓姬,名光,虎牢(在今荥阳市汜水镇)人。慧可皈依佛教以后,通晓佛典。当时佛学界思想比较守旧,门户之见、派系之争相当严重。所以慧可虽然有许多独到见解,终因无所师承,而受到非难。他只得退归故里虎牢关,独自潜心修行佛学。为求名师指点,不久便离开虎牢关在嵩山至洛阳一带游化传道。

 嵩山少林寺是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第二年(496)为高僧跋陀而建的。520年,达摩来到少林寺弘扬禅法,这便是禅宗初祖。

 慧可对这位学德兼优的禅师十分敬仰。在达摩禅师到少林寺的第八个年头(527),慧可离开洛阳龙门香山寺来到少林寺,见到在那里坐禅修行的菩提达摩禅师。

 慧可向达摩学禅,有“立雪”和“断臂”的故事。当时,正是数九寒天,大雪过膝,端坐面壁的达摩对他说:求法的人,不以身为身,不以命为命。于是慧可立雪数宵,断臂表示他的决心,才获得了安心的法门①。“雪中断臂”就成为禅宗一个有名的故事而广泛流传。达摩感其精诚,开始传授慧可禅学的精髓。慧可向达摩学习6年,达到了理事兼融、苦乐无滞的境界,得到达摩禅法衣钵。

 达摩圆寂后,慧可在黄河沿岸一带韬光晦迹②。由于他已名声大震,许多信徒想方设法探听到他的行踪,要求拜他为师。慧可便发挥他的好口才,细致入微地阐述了达摩禅的要旨。

 天平初年(534)慧可到了东魏的邺都(今河南安阳市北),继续传播达摩禅新学说。在这里,他受到了旧学派的百般阻挠。慧可虽然身处逆境,可是向他求教的人仍然络绎不绝。

 周武帝继位后,下召:“断佛道二教”。为避灭佛劫难,慧可率弟子于561年来到安徽省西南部太湖县狮子山(又名九龙山),在山腰的葫芦石旁,开辟道场,建二祖禅堂,弘扬佛法。参禅说法达三十一年之久,将禅宗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慧可的禅学思想重视念慧,而不在语言。其核心“豁然自觉”表达了两层意义:一是豁然而悟,这就史无前例地提出了顿悟的思想;二是自悟,强调禅的主体性和参禅者的自立性,对禅宗后世影响深远,也对现实生活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自他之后,开出中国禅宗一脉,禅的智慧之花便开遍中华大地,为后世佛人所景仰。佛学大师赵朴初曾称赞二祖慧可:“中国佛教其实是禅,没有慧可,就没有中国的禅宗,这不仅影响着中国文化,也影响着世界文化。”

 【注释】①法门:佛家语,意为直接入道、不可言传为法门。

 ②韬光晦迹:韬光,把才华隐藏起来;晦迹,不让人知道自己的踪迹。指隐藏才能,不使外露。
 

(作者:郑旅 责任编辑:钟文)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