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洛阳天字号”之天枢
“洛阳天字号”之天枢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4/12/29 15:28:48 来源:洛阳市旅游局 点击次数:
  很多人不知道洛阳博物馆旁边那个高大的柱状建筑是什么,其实它是现代人仿照古代的天枢造的。 咱要讲的天枢,存在于1000多年前的唐代,是女皇武则天给自己立的政治纪念碑。
  天枢位于唐代皇城的端门外,临着洛河和天津桥,比照今天的位置,就在洛阳桥西北方不远处。 当年,武则天移情别恋,她的老相好薛怀义妒火中烧,一把火烧了神都洛阳最雄伟的建筑——天堂。 武则天震怒之余,吸取经验教训,在天堂的南边,命人造了一根巨大的不怕火烧的铜柱子,并题名为“大周万国颂德天枢”。
  天枢,就是天下之枢,这个名字来源于天上的北斗七星。北斗七星中有一颗名叫天枢的星,无论北斗星怎么转动,此星都对着北极星。 武则天建立周朝,定都洛阳,在洛阳造天枢,显然是期望天下万民为她歌功颂德,景仰她,爱慕她,拥护她。
  天枢矗立在端门外,高大雄伟,既应合天象,又便于官府管理,是一个绕不开的政治符号。端门是政令发布站、信息播报台,城门两侧经常张贴朝廷重要公告,官民常在此处发表政治言论。
武则天将天枢立在端门外,政治目的很明显。
  隋唐洛阳城是沿着一条中轴线布局建造的。如果将这条中轴线比作人体,端门正好位于肚脐附近。肚脐那儿有一个天枢穴,中医认为,针灸此穴,可治疗腹胀、便秘。武则天当政初始,反对她的李唐宗室成员,就像腹中难消化的积食,令她憋闷。她在“天枢”这个位置铸造一根通天铜柱,大概是想针灸一下,治治顽疾,以求政令畅通。
  据史书记载,天枢是公元695年造好的,历时10个月,耗铜25万公斤,耗铁165万公斤。 当时,唐王朝一年的铜产量才不过16万公斤。市面上的铜和铁都被搜罗光了还不够用,统治者只好号令洛阳周边的农户为国奉献,把农具熔化了支援国家建设。
  负责督造天枢的,是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协助武三思的,还有许多番邦友人,比如波斯(今伊朗)的阿罗撼、平壤(今朝鲜)的高足酉等。这些国际友人出钱出力,联手帮女皇打造了这根高达30米的八棱铜柱(其实还没西关九龙鼎高呢)。
  铜柱就能永垂不朽吗?女皇去世不久,她的孙子唐玄宗就派人把贬损李唐声誉的天枢毁掉了。功德自在人心。讨来的功德如浮云,终难长久。

(作者:张丽娜 责任编辑:刘巍)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