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石语经典】“白璧无瑕”的来历
【石语经典】“白璧无瑕”的来历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4/12/22 18:01:40 来源:洛阳市旅游局 点击次数:
    司马迁(前145年~前90年),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人。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太史令司马谈之子,少时得以诵读古文经典。二十岁后,多次漫游全国各地名山大川,考察风土人情,采访遗迹史料。初任郎中,元封3年(前108年),继父职,任太史令,饱读皇家藏书及文书档案。太初元年(前104年),与唐都、落下闳等对历法进行改革,共订“太初历”,以适合农事需要。同年开始编著《史记》。

    公元前99年的一天,司马迁收到一件礼物。他的女儿妹娟小心翼翼地打开礼盒,不禁惊呼起来:“太好了!”司马迁接过礼物一看,说到:“这不是稀世珍宝吗?”他忍不住用手抚摸着,叹道:“这么洁白圆润,真是白璧无瑕啊!”他又说,白璧最可贵之处是没有斑痕污点。这白璧如此,人何尝不是这样呢?我是一位平庸而品味低下的小官,从来没敢以白璧自居,如果收下这么珍贵的白璧,我身上的斑点污痕不就有了吗?随后,司马迁吩咐女儿妹娟将礼物归还李广派来的差人。

    司马迁在洛阳做出了显赫成绩,身居朝中要职,却认为自己是一个平庸低下的小官,从来未敢以白璧自居,可见他一生严于律己,让我们后人不禁感叹:他才是一块一生洁白无瑕,映在人们心中的珍贵白玉。
白璧
    行贿早在战国就有先例。据史料记载,秦王嬴政依据秦关横扫六国,秦关原在洛阳地区灵宝县境内。

    在那动乱的战国年代,齐国宰相孟尝君是个人才,被秦昭王请到了秦国,欲拜宰相。可是没等孟尝君上任施展抱负,秦王听取权臣嫉贤妒能的谗言。随后把孟尝君软禁起来,准备把他杀掉,孟尝君为逃出秦国托人用两对白璧向秦王宠妃燕姬行贿,请她在秦王面前说情。燕姬不要白璧,非要孟尝君的狐裘,狐裘已被孟尝君入秦时献给了秦王。孟尝君的一位外号叫狗盗的门客,自告奋勇,半夜学着狗叫爬进了皇宫,瞒过了看库人员,偷回了狐裘。燕姬这才高兴地为孟尝君说情,放走了孟尝君。这是《史记》中最早的行贿记录。
    通过孟尝君的行贿物件,可见一对白璧,一件狐裘对古人来说就是最贵重的商品,可见玉石在古代人们眼中的地位。

    纵观古代两则白璧经典故事,司马迁的高尚品德永远是我们华夏儿女学习的典范。宁为玉碎,不以瓦全,自古就是华夏民族的品质和思想体系的核心。



(作者:牛耀岑 责任编辑:刘巍)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