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镜里乾坤】中国最早的人物镜
【镜里乾坤】中国最早的人物镜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4/12/10 8:56:02 来源:洛阳市旅游局 点击次数:

    名称:金银错狩猎纹镜。  形状:圆形,直径17.5厘米。 年代:战国时期。出土地点:洛阳孟津县金村。  收藏单位:日本东京永青文库

    金银错狩猎纹镜为铜质夹层复合镜,镜面材质是含锡量较高的青铜,与镜背材质不同,是珍贵的复合镜。这面铜镜被称为金银错狩猎纹镜的原因,其一为金银错制镜工艺,代表了战国时期制镜的最高水准;其二为金线嵌错的狩猎纹图案,让这面铜镜成为目前所见中国最早的人物镜。
    金银错是金属丝镶嵌工艺的一种,即以金银丝或金银片在器物的表面镶嵌成花纹或文字,再用错石将器物表面错磨光整,是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工艺方面的一项新技术。镜背的六组金银错纹饰,其中三组为双龙涡纹,每组涡纹其实是两条变形的龙,左右相对成S形,相互缠绕。这三组双龙涡纹将镜背分成三个区。


    镜子上端的一区为狩猎纹,武士头戴插着两根羽毛的冠饰,一手持剑,一手执缰,正欲冲向猛虎,而猛虎张牙舞爪,回头欲噬,一人一马一虎栩栩如生。镜钮左侧这一区则似两只怪兽相斗,镜钮右侧这一区则似一只展翅欲飞的凤鸟。整个镜背的纹饰浑然一体,构思奇异,让这面铜镜成为一件精妙绝伦的艺术品。
    有专家认为,一般古墓中不可能见到这么精美的铜镜,它是王室或者贵族的随葬品。那么,这面铜镜为何被日本人收藏了呢?
    孟津县金村位于汉魏洛阳故城内,早在1926年至1934年,金村内的8座东周国王或大臣的墓葬被疯狂盗挖,出土的数千件文物大部分被运往海外卖掉。仅日本人梅原末治根据搜集的资料,就编成了《洛阳金村古墓聚英》一书,里面记录的文物有238件。
    与金银错狩猎纹镜一起从金村大墓中出土并流向海外的铜镜中,还有金银错蟠龙镜、三龙彩绘透雕镜、嵌石四兽透雕镜、嵌玉琉璃镜、彩绘嵌珠连弧镜等一批珍品。它们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流向海外,成为中国近代史上一段屈辱历史的见证。

       
          

(作者:李砺瑾 责任编辑:刘巍)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