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织机洞
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织机洞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4/11/25 16:21:41 来源:荥阳外宣网 点击次数:

 出荥阳市区南行约25公里(郑州市区西南约40公里),便到古代方山(浮戏山)浅山区。这儿有一个小山村,名叫王宗店。王宗店村北1.5公里处(荥阳至新密、登封公路的侧畔),有一巨大的天然石洞穴,名叫织机洞①。洞呈石厦状,洞口宽窄不一,约13米到16米;从洞口往里,深达21米以上;洞内面积约有300多平方米;初发现时,底部至洞顶高约12米至17米;洞上有洞,可缘斜壁由下洞通往上洞,由上洞另一个洞口通往坡顶;下洞之斜上方,有一天窗,风雨侵不进,天光常相照。1985年初,在文物普查中,文化站干部张长宽在洞内发现了人工粗制的石器和兽骨化石。1990年,由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进行发掘,发掘面积达100平方米,发掘的文化层堆积达24米余。这一发掘,发掘出了中原地区人类最早活动遗址的概貌。

 织机洞文化层堆积,可分为24层五大段。总共发现用火遗迹17处;出土粗制石器2万余件;出土古脊椎动物化石2千余件。出土的石器有:刮削器、尖状器、砍砸器、雕刻器、石锥、石锤等;出土的兽骨化石有:大角肿骨鹿、斑鹿、中华鬣狗、獾、驼鸟、披毛犀、丁氏鬣鼠等,以及大量经过加工的兽骨骨器化石、鬣狗粪化石。

 织机洞遗址,经中科院地质研究所专家考察确定,其文化层堆积上部第四层为距今10万年之久的第一埋藏土。不言而喻,其下20余米堆积层,均应早于10万年。

 织机洞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华文明起源的标志,是中原地区唯一的旧石器时期人居洞穴文化瑰宝。

 【注释】
  ①“机”与“绩”,音调完全相同。在旧石器,以及后来的新石器时期,还谈不上“织机”。表明远古的先人在此“织绩”,更确切。

(作者:郑旅 责任编辑:李海粟)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