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台遗址,还出土了5000多年前的丝绸织品。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丝织品,发现于瓮棺之中。它的出土,表明了黄帝之时,确确实实已养蚕缫丝,而荥阳正是丝绸的起源地。
我们知道,“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西陵氏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元妃”(《史记·五帝本纪》)。“帝娶西陵氏于大梁,曰:嫘祖,为元妃”;“时,西陵氏始养蚕为丝”(《轩辕本纪》)。“西陵氏之女嫘祖为黄帝元妃,始教民育蚕,治丝茧以供衣服”(《通鉴外纪》)。西陵氏是和“始养蚕为丝”分不开的;嫘祖是和“始教民育蚕,治丝茧以供衣服”分不开的,更和黄帝、黄帝元妃的身份分不开的。
古代,多以居地为姓氏,正象黄帝居轩辕之丘称为轩辕氏一样,嫘祖生于西陵而称之为西陵氏。“陵”在古代,实是山岭的“岭”字,陵与岭通。西陵者,轩辕之丘、有熊之国的西部山岭也。且“帝娶西陵氏于大梁”,也可作为佐证(今仍称高高的山脊为山梁,盖“大梁”即大山高岭之意)。
有熊之国,轩辕之丘,在今新郑市和新密市的交界处,其西部较大的山陵当数嵩山和它的南北支脉。位于登、巩、密、荥四县交界处的浮戏山(古名方山,又名北嵩山),关于蚕、桑、丝、织与嫘祖有关的传说、神话比比皆是。同时,关于轩辕黄帝的传说也很多。这儿,从遥远的古代,还留下许多有关蚕、桑、丝、织的地名:桑梓峪、老蚕坡、桑树湾、纺绩岭、绩纺台、蜘蛛洞、玉仙洞、玉仙山、玉仙河、玉仙庙(以及标明“玉仙”得道于黄帝之时的明代古碑)等等。
青台遗址位于枯河畔,下游不足12公里有轩辕时期所建的西山古城;青台遗址东南行约20公里,有“蚕姑庙”(见《荥阳县志》62页),再南行不足10公里,有“黄帝岭”(见《续荥阳县志》751页)、其附近且有“祖始庙”(见明代谷山祖始庙碑)。再往南约20公里,即轩辕之丘。而黄帝岭与织机洞同为浮戏山余脉,相距仅15公里左右;织机洞又与桑梓峪相距约6公里。这一切说明,这儿属于黄帝文化圈,也是西陵氏“始养蚕为丝”之地。这儿,荥阳浮戏山及周边地区,乃嫘祖的故里。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