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 沟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4/11/24 16:12:55 来源:荥阳外宣网 点击次数:
魏惠王十年(前360),为了发展圃田地区的农业,从荥阳北面济水南溢的“阴沟”兴修水利,引河、济之水灌溉。这便是早期的鸿沟。鸿沟水灌溉圃田,魏国大获其利。于是,魏国又扩大这一工程,从圃田向东到大梁、到睢县等地,形成了一条通泗、通淮的运河,至魏惠王三十一年方才贯通。这一条运河,用《史记·河渠书》的话来说,就是:“荥阳下引河东南为鸿沟,以通宋、郑、陈、蔡、曹、卫,与济、汝、淮、泗会。”首先明确荥阳是鸿沟引黄之口;再明确鸿沟会济通卫引黄河之水,必经荥阳。《郡国利病书》也说:“济水入河,南溢为荥,下即汴水。”《水经》同样说:“汴水出阴沟。”郦道元注: “阴沟即蒗荡渠。”又注:“丹、沁乱流武德,绝河南,经荥阳合汴。”同时,他特别说明:“济受旃然水。”也就是说与敖山(广武山)之南的索河相通。鸿沟起于荥阳,至沈丘入淮,全长900余里。实际上,鸿沟并不是一条单一的运河,由于当时各国经济发展的需要,纷纷发展水利,鸿沟形成了人工运河和天然河流交织互通的河运网。
(作者:郑旅 责任编辑:李海粟)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