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今人与菊—赵炜周:菊中自有深意在
今人与菊—赵炜周:菊中自有深意在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4/11/17 10:16:04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并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就喜欢菊花了,只是秋天的早晨,看到菊花清丽的花容犹留有昨夜的一滴清露,不因夜来风霜而萎顿,透着端雅庄重的气质,有一种温而不炽的生命热情,有一种寓劲节于恬淡的气度,就也慢慢喜欢菊花了。我爱凌霜盛开的菊,她一身傲骨,藐视西风,鄙夷冰雪,高尚坚强。我以她为开封之象征,为表达我对她的宠爱,以菊明志,编著了菊花摄影画册,以拍摄菊花表述赤子心怀,以此为古都开封的菊花竖起一块匾牌。”


    立秋不久后的一个晌午,约到了对菊花情有独钟的摄影师赵炜周。见面被安排在他的办公室,他年过耳顺,依然风尘仆仆。精神矍铄,身体硬朗,目光如炬,走起路来坚定有力。每句话里是不可推拖拒绝的笃定,又有无尽的亲近和热情。

    大约在2005年,赵炜周才开始拿起相机,从“写文转向摄影”。国人爱菊,南北皆然,而汴人尤甚。一跃千年的花事,在开封延续她的风华。赵炜周身为老开封人,更是对开封市花——菊花甚为喜爱。当问到为何单对菊花情有独钟时,他像介绍一位多年老友般洋洋洒洒说开来。

    起初,许是爱美之心驱使加之菊花盛世年在开封举行,难免对菊别有情意。拍摄早期他痴迷于各种菊花品种的花形、花姿、花色,形形色色的菊花,在清冷萧索的秋风里释放一股凌然、笃定、豪迈的力量。

    随着对菊文化体味的深入,赵炜周从菊的形、姿、色中读到了她更深远的况味。时而宛若女子,妖娆多姿;时而劲如铁汉,铮铮铁骨;时而似老人,读不尽的沧桑;时而又变做童孩,天真烂漫。此刻,菊花在他心里已幻化为人,成为其精神与灵魂的陪伴者。“花是花,花非花;在拍花,又好像在拍另一个自己。”赵炜周意味深长地道出这藏在菊花影像背后的人生哲思:菊花与人在某些精神层面的契合,在镜头之下,达到一种智性的酣畅。如同一次次深夜里的促膝长谈,是肝胆照着肝胆的默许。

    在接近个两小时的畅谈中,除了聊到对菊花与摄影的热爱,作为一名文化工作者、政府官员、经济学研究学者,赵炜周多维而深刻地向我们讲述着古城开封的人文风雅与民俗趣事。“开封的古城文化传扬和遗产保护,我们一直在努力做,但还不够。有形的文化遗产得到照顾和保全,而无形的文化遗产还依然遭受着不知如何下手的冷落。”面对刺绣、做瓷、剪纸、风筝、斗鸡、遛鸟等等民间技艺与传统风俗,他如数家珍。

    从他为推介开封而组织策划的文化系列丛书里,从他的摄影作品里,还有他丰满壮硕的人生经历中,我们能够感受到在他人格品质中,依然闪耀着他对传统文化的追念,折射着“文化不死”的决心,洋溢着他作为一位老开封人内心深处的“菊花精神”。那是“奉献”,是“勇敢”,是“不惧风辱不畏霜欺”,也是“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

    从菊之容貌到菊之精神,在赵炜周摄影观念的转变中,我们最终明白为何在浩如烟海的史料典籍里,只见到咏菊节、歌菊志,而罕有赞其容者。想必,这也是赵炜周的人生指南吧。

 
(作者: 责任编辑:李海粟)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