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空桑酒树:从杜康造酒的传说中走来……
空桑酒树:从杜康造酒的传说中走来……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4/11/7 15:44:20 来源:洛阳市旅游局 点击次数:

    古树名木,是无数人乡愁中的独特风景,是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在洛阳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总数占全省2/3的3.3万株古树名木依然生生不息。它们穿越千百年沧桑岁月,讲述着洛阳故事,成为河洛文化源远流长的历史见证者。

 秋日午后,天空通透。汝阳杜康造酒遗址公园里,一株枝繁叶茂的柘桑树守着悠悠的杜康河,品读着淡淡的杜康香。它,在这里已经安静矗立了2800多年。

    杜康与空桑酒树                
    沿青石步道,走近它。差不多2/3的树干已经枯朽开裂,仅余一侧树皮给养枝叶。当地人尊树为灵,枝条上系着许多祈福的红布条。后世之所以称之为空桑酒树,是源于它与“杜康”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 杜康,是人名,是地名,是酒名,更是一种酒文化。而无论是人、地、酒,还是文化,都离不开这柘桑树。我们不妨先来听一段故事——
                
    相传,黄帝时期,有个叫杜康的牧羊人,在空桑涧(今为杜康河)牧羊时,无意间将吃剩的黍米饭团倒入一株古桑的树洞内。一个多月后,经过雨水侵润,黍米饭团竟奇迹般地化为甘洌醇香的“水”。杜康从“空桑秽饭,酝以稷麦,以成醇醪”中得到启发,反复研试,遂得酿酒之法。
                
    杜康把此“水”送给黄帝。黄帝尝后,觉得此“水”清爽醇美,遂命仓颉为之造字起名。仓颉思后说:“酉日得水,就叫他‘酒’吧!”黄帝大悦,提拔杜康为“宰人”,即膳食官,让他在杜康河畔搭建酒坊,专门造酒。
                
    杜康酒问世后,历代帝王视其为珍品。周平王迁都洛阳后,得尝杜康酒,感其佳,遂定为宫中御酒,并封杜康为酒仙,赐杜康村为“杜康仙庄”。杜康酒从此名扬天下。此后,各地的酿酒大师和酒友也在各地兴建“杜康祠”,祭奉“杜康神”。 故事讲到此处,就产生了一个疑问:黄帝时期至今已有5000多年历史,为何酒树仅有2800多年树龄?当地文化学者介绍,据传,这株老柘桑其实是当年杜康发现酒的奥秘的那棵空桑的后裔,故名酒树。

    樱花与空桑酒树              
    如今,在汝阳杜康造酒遗址公园里,这株千年老柘桑并不寂寞。在它的不远处,有一园樱花与之遥相呼应。与空桑酒树扑朔迷离的身世不同,园中的樱花则牵系着一段中日两国友好交往的往事。1972年,时任日本首相的田中角荣访华,在周恩来总理举行的宴会上,田中乘兴赞道“天下美酒,唯有杜康”,向总理点名要喝杜康酒。当时的杜康酒仍是小业酿造,国宴上还没用过。周总理说:“杜康是中国的酒神,待您再来中国,一定用杜康酒招待您。”之后,周总理专门提出“复兴杜康,为国争光”。
                
    随后,在改造杜康村民酿酒作坊的基础上,全国有了第一家杜康酒厂。1979年,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杜康酒开始打入国际市场。同年,杜康酒厂委托我国访日代表团带去杜康酒以示祝贺,并随酒赠诗一首:“田中原首相,和好利家邦,献上杜康酒,周公古义长。”后来,田中角荣为答谢汝阳人民对他的馈赠,精心挑选了一批樱花种子赠送给汝阳杜康酒厂,为“杜康酒”和中日友谊增添了光辉的一页。
    如今,老树年复一年的枯荣,都伴有樱花的开落……                

(作者:白云飞 责任编辑:李海粟)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下一篇: 大义与小义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